高风荡河汉,白露被寒菊。
下有络纬虫,凄酸生意促。
华年不相待,去我何流速。
老步失腾骧,短辕甘局蹙。
伊人濮阳秀,方厌折腰辱。
仕道塞榛芜,低徊避蚖蝮。
邯郸古都会,陈迹武灵筑。
兴发即登临,西南几穷目。
新诗琢璠琰,叠寄两三幅。
一听郢中歌,阳春回草木。
行将及瓜代,暂喜摆羁束。
鞭马径相过,连朝奉游瞩。
只鸡与斗黍,礼意未为足。
何以遇高阳,多营瓮头醁。
高风荡河汉,白露被寒菊。
下有络纬虫,凄酸生意促。
华年不相待,去我何流速。
老步失腾骧,短辕甘局蹙。
伊人濮阳秀,方厌折腰辱。
仕道塞榛芜,低徊避蚖蝮。
邯郸古都会,陈迹武灵筑。
兴发即登临,西南几穷目。
新诗琢璠琰,叠寄两三幅。
一听郢中歌,阳春回草木。
行将及瓜代,暂喜摆羁束。
鞭马径相过,连朝奉游瞩。
只鸡与斗黍,礼意未为足。
何以遇高阳,多营瓮头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对友人杜仲观登丛台后寄来的诗作的回应。诗中,贺铸以"高风荡河汉,白露被寒菊"起笔,描绘了一幅秋夜清冷的画面,暗寓友人高尚品格如秋风般清朗,又如寒菊般坚韧。接着,他感叹时光匆匆,青春不再,"华年不相待,去我何流速",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人自比"老步失腾骧,短辕甘局蹙",暗示自己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但仍希望能像友人一样积极进取。他对友人的仕途抱有期待,"伊人濮阳秀,方厌折腰辱",希望杜仲观能在仕途中摆脱屈辱,一展才华。然而,他也深知道路艰难,"仕道塞榛芜,低徊避蚖蝮",比喻仕途充满阻碍。
诗中提到的邯郸,历史上曾是繁华之地,而丛台则是其遗迹,诗人借此寄寓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友人未来的祝愿。他鼓励友人登高望远,创作出"新诗琢璠琰",并期待从中感受到阳春般的艺术魅力,激发创作灵感。
结尾部分,贺铸表达了自己的喜悦,因为即将卸任或退休("及瓜代"),暂时摆脱了束缚。他热情邀请杜仲观来访,"鞭马径相过",并表示简单的宴请不足以表达深厚的情谊,还特意准备了美酒("多营瓮头醁")以示欢迎。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赏和鼓励,也融入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慨,展现了宋词婉约深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