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带晚色,小泊张家湾。
寒光荡虚碧,缥渺冲瀜间。
北风吹黄芦,惨戚游子颜。
区区短篷卧,十梦尝九还。
须臾桃花溪,咫尺石井山。
隔枕忽惊觉,水鸟鸣关关。
扁舟带晚色,小泊张家湾。
寒光荡虚碧,缥渺冲瀜间。
北风吹黄芦,惨戚游子颜。
区区短篷卧,十梦尝九还。
须臾桃花溪,咫尺石井山。
隔枕忽惊觉,水鸟鸣关关。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张家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夜行舟图。首句“扁舟带晚色”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扁舟在暮色中缓缓前行的画面,暗含旅途的孤寂。接着,“小泊张家湾”点出诗人暂时停靠的地点,张家湾的静谧与扁舟的动态形成对比。
“寒光荡虚碧,缥渺冲瀜间”通过“寒光”和“虚碧”,展现出夜晚水面的冷清与广阔,以及月色下的朦胧之美。诗人运用“缥缈”一词,进一步渲染了空间的深远和心境的迷茫。“北风吹黄芦,惨戚游子颜”则借景抒情,北风中的黄芦象征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游子的面容因风声而显得愁苦。
“区区短篷卧,十梦尝九还”表达了诗人身处简陋船舱,夜晚辗转反侧,梦境多是归乡之念,但现实却难以如愿。“须臾桃花溪,咫尺石井山”描绘了近在眼前的美景,然而短暂的安慰并不能掩盖内心的思乡之情。
最后,“隔枕忽惊觉,水鸟鸣关关”以水鸟的叫声将诗人从梦境拉回现实,增添了寂静夜晚的生动感,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端州城中驻黄屋,南海士人献双玉。
上言得自南海旁,渔人海上夜见光。
明晨网鱼鱼眼动,剖鱼得玉如玺方。
是时天子新御极,玉献满朝动颜色。
诏出此玉付玉工,琢成纽鼻蟠蛟龙。
篆作皇帝受命宝,髣髴传国玺与同。
我闻此玺秦世造,当时刀笔何精妙。
胡主驮入沙漠亡,亡国物存安足道!
帝王应运非偶然,中兴必有符瑞先。
玺亡沙漠胡运尽,玉呈南海天意旋。
小臣且收卞和泪,抃手恭陈献玉篇。
沙县昔富盛,苦遭墨吏虐。
开门揖义兵,如何反驱掠!
银铛遍郊原,旌帜塞城郭。
谁怜富家儿,出门行带索。
富人何罪辜,累累马前缚!
大麦死沟塍,抱饥不得获。
贾贩乘朱幡,倡优充铃阁。
王侯递称尊,笙歌相间作。
戎马百田间,居者自云乐。
如彼鱼游鼎,如彼鳦巢幕。
欲谏反见嗤,哀哉泪潸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