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歌淇澳步虚庭,一炷炉烟绕翠屏。
试写潇湘秋半幅,砚池浮动墨花馨。
闲歌淇澳步虚庭,一炷炉烟绕翠屏。
试写潇湘秋半幅,砚池浮动墨花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高士谦与竹之间的深厚情感。首句“闲歌淇澳步虚庭”,以“闲歌”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仿佛诗人正于清幽之地轻声吟唱,与自然和谐共处。接着,“淇澳”和“步虚庭”两个地名,不仅增添了地域特色,也暗示了环境的静谧与超凡脱俗。
“一炷炉烟绕翠屏”一句,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炉烟袅袅升起,环绕在翠绿的屏风周围,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清新的意境。炉烟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试写潇湘秋半幅,砚池浮动墨花馨。”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尝试描绘潇湘之景,选取秋季的一半画卷作为创作对象,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与热爱。砚池中的墨水如同浮动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既是对艺术创作过程的生动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艺术创作过程的感悟,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切向往。通过“竹”这一意象,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也寄托了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忆昔北征秋遇雪,穹庐苦寒不堪说。
飞花如席暗燕然,把酒悲歌度佳节。
胡儿馆客类西河,鐍户不容浮蚁泄。
当时已分餐毡莩,宁复梦游炎岭热。
忽逐梅花行万里,又与故山轻话别。
天公恐我愁瘴雾,十日号风吹石裂。
同云乃肯度严关,一夜玉峰高巀嵲。
老榕蓊密最先缟,稚竹枵虚时一折。
须知桂海接蓬瀛,满目三山白银阙。
不管楼高翠袖单,但嫌酒浅金杯凸。
东郭先生履虽敝,诗情却斗冰壶洁。
归撚冻髭搜好句,山馆青灯对明灭。
为怜叶气到黄茅,何止森森松柏悦。
丰年作守会饱暖,羁宦思归自愁绝。
岂无菊径乐琴书,亦有秫田供曲糵。
东冈雪后一犁春,谁在陂头忆调燮。
《乾道癸巳腊后二日桂林大雪尺馀郡人云前此未省见也郭季勇机宜赋古风为贺次其韵》【宋·范成大】忆昔北征秋遇雪,穹庐苦寒不堪说。飞花如席暗燕然,把酒悲歌度佳节。胡儿馆客类西河,鐍户不容浮蚁泄。当时已分餐毡莩,宁复梦游炎岭热。忽逐梅花行万里,又与故山轻话别。天公恐我愁瘴雾,十日号风吹石裂。同云乃肯度严关,一夜玉峰高巀嵲。老榕蓊密最先缟,稚竹枵虚时一折。须知桂海接蓬瀛,满目三山白银阙。不管楼高翠袖单,但嫌酒浅金杯凸。东郭先生履虽敝,诗情却斗冰壶洁。归撚冻髭搜好句,山馆青灯对明灭。为怜叶气到黄茅,何止森森松柏悦。丰年作守会饱暖,羁宦思归自愁绝。岂无菊径乐琴书,亦有秫田供曲糵。东冈雪后一犁春,谁在陂头忆调燮。
https://shici.929r.com/shici/C6yXT8.html
我读晁子诗,十语九慨伤。
长川日夜逝,鬓发空苍浪。
君家出世学,无生亦无亡。
乡谓法幢立,何乃槁木僵。
起灭不满笑,古来共楸行。
岂其捏目华,解翳海印光。
我酒愧薄薄,未能煖愁肠。
申以春风芽,一瀹万虑忘。
慧刀傥未割,会且掀禅床。
锦里有逢迎,谨避舍盖堂。
居然足音跫,好在故意长。
啁耳念一洗,迟君凤鸣冈。
石湖花月浮春空,忆共仙人同短篷。
三更半醉吹笛去,棹入湿银天镜中。
鹤鸣唤归斗未没,却步扶疏花底月。
不知行到碧桃边,但见天风吹积雪。
月圆月缺今几回,依旧满湖金碧堆。
仙人还上玉堂宿,合有片时清梦来。
一笑流光飞电抹,嫦娥相对两愁绝。
桂枝应亦老无花,蟾兔不须疑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