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仙人跨鹤来,洞门遮道谩何谁。
旧传瑶笛无吹处,近得云衣自剪裁。
风引钟声来隔岭,鸟腾花影度荒苔。
中岩一诀堪留意,尽与丹山领却回。
白鹤仙人跨鹤来,洞门遮道谩何谁。
旧传瑶笛无吹处,近得云衣自剪裁。
风引钟声来隔岭,鸟腾花影度荒苔。
中岩一诀堪留意,尽与丹山领却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人驾鹤来访的神秘景象,白鹤仙人轻盈地穿越洞门,引发出对仙境的遐想。诗人提到瑶笛吹奏的传说之地已不再,但云衣却似乎出自仙人之手,自成一景。风声悠扬,钟声穿越山岭,鸟儿在花影中翩翩,荒苔之上更显宁静。诗人对中岩的仙诀深感兴趣,表达了想要追随仙人足迹,探寻丹山奥秘的愿望。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俊杰拥书观大略,致远襟怀安淡泊。
平生谨慎有君知,六尺藐孤真可托。
鱼水交欢起卧龙,纶巾羽扇倍雍容。
世主岂无求贤意,天下才多恨未逢。
三代而还共传语,伯仲之间见伊吕。
谁忆长吟抱膝时,自比管乐人莫许。
吁嗟文彩艳飞腾,席珍漫向时人称。
未出草庐能相信,祇有徐颍川与崔博陵。
男儿有志长落落,风流千载犹如昨。
君不见罗者烝然视薮泽,鹍鹏久已翔寥廓。
梨花庭院香飘满,架架秋千笑声软。
红妆共斗青草妍,长绳欲系白日短。
掌中飞燕旋风斜,楼外绿珠坠落花。
素娥弄蟾奔窃药,秦女乘鸾初去家。
半空着脚看亦好,平地失身更颠倒。
人生行乐贪少年,昔时女伴今皆老。
慵来听说摧眉峰,整顿衣裳为敛容。
玉樽馀酒醉不得,月明高架粉墙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