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称尧舜没,禹独锡成功。
须信宾天去,何疑窆石空。
市声朝夕变,山色古今同。
谁与明真理,苍崖松柏风。
书称尧舜没,禹独锡成功。
须信宾天去,何疑窆石空。
市声朝夕变,山色古今同。
谁与明真理,苍崖松柏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铚的作品,名为《禹庙(其一)》。诗中通过对尧、舜、禹三位圣君的历史评价和自然山川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和永恒不变的追求。
首句“书称尧舜没,禹独锡成功”指出历代史书记载尧和舜都已经去世,而大禹却因治水有功而被记住,这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评价。
接着,“须信宾天去,何疑窆石空”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安息的肯定,以及对自然万古不变的信任。这里的“宾天”指的是宾客般离开人世,到达天界,而“窆石”则象征着历史的沉重和永恒。
第三句“市声朝夕变,山色古今同”通过对比城市生活的繁华与山川的不变,表达了诗人对于变化无常的人间世相以及永恒自然美的感慨。这里的“市声”代表着社会的喧嚣,而“山色”则象征着自然界的宁静和持久。
最后,“谁与明真理,苍崖松柏风”则是诗人对于追求真理和永恒价值的自问。这里的“苍崖松柏”常用来比喻坚贞不屈、长存不朽的事物,而“风”可能象征着自然界中无形却又普遍存在的力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真理、永恒以及个人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东风日夜催花发,花满溪南路不分。
三月黧黄成鼓吹,四山金翠扫烟云。
题诗尚忆维摩室,酌酒重登帝子坟。
如此风光君莫负,画船归载石榴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