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留一宿,同听海潮音。
渔火空江乱,钟声隔院沈。
烟光浮半榻,花气结层阴。
忽唳松间鹤,能清梦里心。
白云留一宿,同听海潮音。
渔火空江乱,钟声隔院沈。
烟光浮半榻,花气结层阴。
忽唳松间鹤,能清梦里心。
这首清代诗人魏宪的《同友宿白云洞》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白云留一宿”,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度良宵,在白云缭绕的山洞中暂作停留。"同听海潮音"则暗示了他们聆听自然之声,感受大海的深沉与广阔。
接下来的两句“渔火空江乱,钟声隔院沈”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渔火在空旷的江面闪烁不定,而远处寺庙的钟声低沉悠扬,穿透夜色,显得格外寂静。"烟光浮半榻,花气结层阴"写出了洞内朦胧的光影和淡淡的花香,营造出一种恬淡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诗人以“忽唳松间鹤,能清梦里心”收尾,一只鹤在松林中忽然鸣叫,这清脆的声音似乎能净化梦境,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和安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张帆如劲弓,寸心与为矢。
一发不及的,在空势不止。
崩沙声过山,低欲我舟委。
微命呼吸持,舟已转江觜。
沈寒天所泄,怨者但訾水。
天水寒拒迎,鸥毛独无毁。
我舟轻过鸥,能夺众隘诡。
区区三折江,直作池沼视。
我吟篇未终,我舟岸已抵。
咄嗟破浪游,几人乐忘死?
纵此投大溟,瞬息当万里。
可惜蓬莱田,而今种荆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