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更大风雨放舟自甬江下浃口》
《二更大风雨放舟自甬江下浃口》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张帆如劲弓,寸心与为矢。

一发不及的,在空势不止。

崩沙声过山,低欲我舟委。

微命呼吸持,舟已转江觜。

沈寒天所泄,怨者但訾水。

天水寒拒迎,鸥毛独无毁。

我舟轻过鸥,能夺众隘诡。

区区三折江,直作池沼视。

我吟篇未终,我舟岸已抵。

咄嗟破浪游,几人乐忘死?

纵此投大溟,瞬息当万里。

可惜蓬莱田,而今种荆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风雨中乘舟航行的壮丽景象,充满了豪情与哲思。

首句“张帆如劲弓”,以弓箭比喻风帆,形象地展现了风力之强,帆布之紧绷,预示着即将展开一场激烈的航行。接着,“寸心与为矢”则将诗人的心比作箭矢,暗示他内心的坚定与决心,即使面对未知的风暴,也毫不动摇。

“一发不及的,在空势不止”运用了射箭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船只在风浪中前行的情景,即使箭矢尚未命中目标,射箭者也不会停止,以此象征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崩沙声过山,低欲我舟委”描绘了风浪之大,沙石崩裂的声音仿佛越过高山,似乎要将船只压垮,营造出一种紧张而震撼的氛围。

“微命呼吸持,舟已转江觜”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航行的深刻思考,即使生命脆弱如微尘,也要坚持呼吸,勇敢面对前方的转折点。

“沈寒天所泄,怨者但訾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认为寒冷源自天空,怨言则归咎于水,体现了他对自然界深层次的理解。

“天水寒拒迎,鸥毛独无毁”描绘了天水之间的寒冷与抗拒,而鸥鸟羽毛却未受损伤,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坚韧。

“我舟轻过鸥,能夺众隘诡”展示了诗人对航行技巧的自信,即使在狭窄险恶的航道上,也能轻松驾驭船只,显示出高超的航海技艺。

“区区三折江,直作池沼视”将曲折的江流比作池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视角,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豁达。

“我吟篇未终,我舟岸已抵”描述了诗人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直到船靠岸才发现时间流逝,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与投入。

最后,“咄嗟破浪游,几人乐忘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航行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认为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

“纵此投大溟,瞬息当万里”展现了诗人对广阔海洋的想象,即使投入大海,也能瞬间行万里路,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无限可能。

“可惜蓬莱田,而今种荆杞。”以蓬莱仙境的荒芜比喻现实世界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勇气、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情,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智慧的作品。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浣溪沙三十八首·其三十六

海燕双归宿画檐。玉楼人远暮寒添。

夕阳红尽暗疏帘。

悄悄心期辜眼底,沉沉消息压眉尖。

锦衾空有泪珠淹。

(0)

窥开吟·其二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

能将函谷塞,只用一丸泥。

(0)

吴仲恭翠微楼九日落成和谢皋羽

层构初成一快登,新题招客共兹辰。

凉风阑槛宜敲句,落日川原遥见人。

歌倚白云醒俗梦,醉餐黄菊笑吟身。

他年更足閒中趣,野服茸茸称葛巾。

(0)

遣童杨漕种树

每逢春到遣栽花,准备尧夫小小车。

未许外人知此意,客来与吃赵州茶。

(0)

病起趋田诗九首·其七

一病遂成懒,霜寒种麦迟。

植援聊屈竹,煮豆信燃萁。

著袜酬吾足,敦筇蹙客颐。

逃名还自幸,无事草堂赀。

(0)

田间杂诗十四首·其四

天生粉末夺徐熙,百草千花日美姿。

第一撩人秋色现,潮痕半没水红枝。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