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得餐霞去,还来学灌畦。
杜门芳草绿,听雨药苗齐。
世事看蕉鹿,心情问木鸡。
接离休倒着,花下恐相迷。
未得餐霞去,还来学灌畦。
杜门芳草绿,听雨药苗齐。
世事看蕉鹿,心情问木鸡。
接离休倒着,花下恐相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日常与心境。首句“未得餐霞去,还来学灌畦”表达了诗人虽未能飞升成仙,却依然热爱自然,选择在田园中劳作,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接着,“杜门芳草绿,听雨药苗齐”描绘了诗人闭门不出时,门外一片绿意盎然,细雨滋润着药苗,生机勃勃的景象,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世事看蕉鹿,心情问木鸡”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比喻,反映了诗人对世俗世界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通过“蕉鹿”和“木鸡”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心浮躁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最后,“接离休倒着,花下恐相迷”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在与超脱。诗人似乎在享受与花相伴的时光,但又担心在这种美好中迷失自我,体现了他对生活态度的深思熟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事的淡然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云淡天低,疏雨乍霁,桃溪嫩绿蒙茸。
珠帘映画毂,金勒耀花骢。
绕湖上、罗衣隘香风。
擘波双引蛟龙。
寻奇处,高标锦段,各骋英雄。
缥缈初登彩舫,箫鼓沸,群仙玉佩丁东。
夕阳中、拚一饮千锺。
看看见、璧月穿林杪,十洲三岛舂容。
醉归去,双旌摇曳,夹路金笼。
乐府多传之。
惜其止叙藩方宴游之盛,而不及皇都。
真隐居士用韵以补其遗。
霞霄丹阙,瑞霭佳气,青葱如绮。
才半月、东君雨露,无限韶华生宝砌。
渐向晚、放烛龙掀舞,周币红蕖绀蕊。
况对峙、鳌峰赑屃,不隔蓬莱弱水。
圣主有乐升平意。
引芝华、双辇凝翠。
纷万俗、歌谣弦管,声混莺吟喧凤吹。
更漏永、正冰轮掩映,光接康衢万里。
似移下、一天星斗,妆点都城表里。
清警跸、忽登楼,簇彩仗、锦襦丝履。
看柑传万颗,恩浃王公近侍。
散异卉覆千官醉。
竞捧瑶觞起。
愿岁岁、今宵宴赏,春满山河百二。
玉露瀼瀼,秋色似画,东堂宴席初开。
红萸泛寿斝,紫菊上妆台。
倚栏见、新雁已南来。
落霞孤鹜徘徊。
最奇处,重阳将近,凉满襟怀。
萧洒秀眉,华发丹脸,映双瞳、的皪如孩。
擘香笺、听丽句新裁。
池上三回蟠桃熟,玉纤时捧琼杯。
但愿得,年年此会满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