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药来南里,名从人德馨。
山辉因玉润,水浅得龙灵。
始托兴吴迹,终叨奕世宁。
至今遗教在,礼让起家庭。
采药来南里,名从人德馨。
山辉因玉润,水浅得龙灵。
始托兴吴迹,终叨奕世宁。
至今遗教在,礼让起家庭。
这首诗描绘了泰伯乡的风土人情与历史传承,充满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道德风尚的颂扬。
首句“采药来南里”,仿佛一位隐士或行医者,穿越南方的山林,寻找草药,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健康,更蕴含着一种对自然的亲近与探索精神。接着,“名从人德馨”一句,赞美了泰伯乡的人们以高尚的品德为荣,他们的名声如同香气一般,弥漫在乡间,深入人心。
“山辉因玉润,水浅得龙灵”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山因为有了玉石的润泽而更加光彩照人,水因为有了龙的灵气而显得深邃不凡。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象征了泰伯乡人文环境的和谐与深厚。
“始托兴吴迹,终叨奕世宁”则讲述了泰伯乡的历史渊源,它自古以来就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历经世代的繁荣与安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
最后,“至今遗教在,礼让起家庭”强调了泰伯乡至今仍保留着先人的教诲,这里的居民以礼让为本,使得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希望这种美德能够代代相传,永续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泰伯乡自然风光、历史传承和人文精神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对这片土地及其人民的深深敬意。
万折狂澜肯倒流,归心梦寐在东周。
平生快意君知否,今日驱车过白沟。
浅碧芙蓉,素艳亭亭,前身阿娇。
记湘滨露冷,酥容倍洁,华清水滑,酒晕全消。
瑶剪丰肥,云翻碎萼,白羽鲜明时自摇。
风流处,是古香幽韵,时度鲜飙。琼枝璧月清标。
对千朵婵娟倾翠瓢。
况水晶台榭,低迷净绿,冰霜词调,隐约轻桡。
细认金房,钟奇孕秀,已觉青衿横素腰。
西风晚,看花开十丈,玉井非遥。
我欲游庐山,江长水茫茫。
我欲谒弘斋,老去力不遑。
羡子勇决策,去若飞鸿翔。
及登夫子门,必升夫子堂。
想见七十翁,神清气扬扬。
客来语时事,慷慨激中肠。
客去竟无言,高歌咏虞唐。
子行当寄书,欲言浩难量。
问我今何为,为言老农桑。
论交四十年,会短别苦长。
至今风雨夜,晤语思对床。
所幸天壤间,日月同辉光。
何妨一寸心,千里遥相望。
小蟹有益友,劲气摩穹苍。
及其即之温,百卉粲朝阳。
特苗天所扤,双鸟鸣相将。
闽峤几时归,猿鹤久悲凉。
凭将一语寄,毋使三径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