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烧香》
《烧香》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古风

明窗延静昼,默坐息诸缘。

聊将无穷意,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于今醒心然。

炉香袅孤碧,云缕飞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薰性无变迁。

应如水中月,波定还自丸。

(0)
注释
延:延长。
静昼:宁静的白天。
默坐:静静地坐着。
诸缘:各种杂念。
聊将:随意地寄托。
丸:圆满的圆。
翻译
明亮的窗户延长了宁静的白天,默默地坐着,放下一切杂念。
随意地让无尽的思绪寄托在这缕袅袅升起的香烟中。
那时修行的戒定慧,都是上天人间的美妙供养。
我难道不清醒吗?如今却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
炉火中的香烟袅袅上升,像云丝飘散数千丈。
我悠然地升入空中,又随风轻盈地飘回。
世间的事物有生有灭,熏陶人心的特性却永恒不变。
应该像水中的月亮,水面平静后,月影依然圆满。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陈与义的《烧香》描绘了静谧的室内景象,诗人利用烧香这一日常活动,寄托深沉的思绪。首句“明窗延静昼”展现了明亮窗户下白天的宁静,诗人独自静坐,排除杂念。“聊将无穷意,寓此一炷烟”表达了通过袅袅上升的香烟,诗人将自己的思绪和情感寄托其中。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过去的修行生活,那时戒定慧三学并重,对人天都有深远影响。他自问虽然现在看似清醒,但内心深处是否仍有不清明之处,这表明他对心灵净化的追求始终不渝。

“炉香袅孤碧,云缕飞数千”细致描绘了香烟升腾的动态画面,如同云朵般飘渺,又暗示着时间的流逝。香烟的升腾和消散象征着世间万物的过现无常,而熏染人心的佛性却恒久不变。

最后两句以“应如水中月,波定还自圆”作结,比喻香烟在水中的倒影,即使波纹荡漾,月影依然清晰可见,寓意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不受外界干扰,如同明月在心中,恒常如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烧香为媒介,探讨了心灵的静修与世俗生活的对比,以及对内在平和与智慧的追求,体现了宋代理学与禅宗交融的特色。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建州人歌

令我州郡泰,令我户口裕。令我活计大,陆员外。

令我家不分,令我马成群。令我稻满囷,陆使君。

(0)

显德道宫石记

瑞云灵迹镇梁东,他日多应与古同。

岁月迁移人事改,再来闲处又兴功。

(0)

时人为邹昉语

萧佺驸马子,邹昉骆驼儿。

非关道德合,只为钱相知。

(0)

长句赠微之

灵溪试为访金丹。

(0)

赠乌程李明府伯宜沈兵曹仲昌

水国苦彫瘵,东皋岂遗黍。

云阴无尽时,日出常带雨。

昨夜西溪涨,扁舟入檐庑。

野人同鸟巢,暴客若蜂聚。

岁晏无斗粟,寄身欲何所。

空羡鸾鹤姿,翩翩自轻举。

(0)

海阳湖

吾涨海阳泉,以为海阳湖。

千峰在水中,状类皆自殊。

有如三神山,苍苍海上孤。

又似洲岛中,忽然见龙鱼。

引船过石间,随兴得所如。

每有惬心处,沈吟复踌躇。

吾恐天地间,怪异如此无。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