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前马后识灵云,满眼风埃绝点尘。
行偏天台并雁荡,归来重看锦江春。
驴前马后识灵云,满眼风埃绝点尘。
行偏天台并雁荡,归来重看锦江春。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云贲所作的《颂古二十七首》中的第四首。诗人以"驴前马后识灵云"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旅途中跟随灵云(可能是指一位高僧或智者)的经历,暗示了对佛法的追求和师徒之间的默契。"满眼风埃绝点尘"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辛与尘世的喧嚣,但诗人的心灵却如清风拂过,超脱世俗。
接下来两句"行偏天台并雁荡,归来重看锦江春",诗人表达了游历名山大川的壮志,天台山和雁荡山都是著名的佛教胜地,寓示着精神上的修行。而"归来重看锦江春"则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眷恋,锦江春色象征着人间的美好,诗人即使经历了修行,仍不忘归来看望春天的锦江,体现了人生的平衡与情感的丰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见闻和个人心境的变化,展现了诗人既追求佛学智慧又珍视世俗生活的情感世界,具有一定的禅意和人文关怀。
疢忧倦征行,金火方牴牾。
宵分饷群仆,乘月问前路。
小儿何自至,楫我陈洲渡。
暗浪击层崖,平沙起惊鹭。
莽苍川花开,冥蒙山气聚。
物情岂不嘉,闷滞非所遇。
铃语出林表,风期呼我住。
寻幽本素志,触热咏嘉句。
午枕得高深,复觉清景驻。
谁云适所愿,永乏济世具。
以兹一梦顷,可况百年遇。
咄哉郭氏子,破甑尚欲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