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茅仍伐木,去凸亦锄坳。
响屐无惊谢,投金政拟郊。
百年终显晦,一稔在肥硗。
隐地两成隔,颓墙空长梢。
剪茅仍伐木,去凸亦锄坳。
响屐无惊谢,投金政拟郊。
百年终显晦,一稔在肥硗。
隐地两成隔,颓墙空长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参与劳作的场景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剪茅仍伐木,去凸亦锄坳",通过细致的动作描写,展现出农事的艰辛与繁忙,体现了诗人亲力亲为的态度。"响屐无惊谢"暗示着诗人虽身处劳动之中,但心境平和,不因琐事扰心。"投金政拟郊"则暗指诗人对友人馈赠的珍视,如同郊野之礼,质朴而真挚。
接下来的诗句"百年终显晦,一稔在肥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土地肥瘠的感慨,寓意人生短暂,世事难料,丰收与否取决于土地的肥沃程度。"隐地两成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遥远,如同被大地阻隔,难以相见。最后两句"颓墙空长梢"以颓败的墙壁和树木的生长,象征着时光流逝,人事变迁,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通过日常劳作和地理距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思和对友情的珍视。
何幸闻名早。爱春蚕、缠绵作茧,丝丝萦绕。
织就七襄天孙锦,彩线金针都扫。
隔千里、系人怀抱。
欲见无由缘分浅,况卿乎、与我年将老。
莫辜负,好才调。落花流水难猜料。
正无妨、冰弦写怨,云笺起草。
有美人兮倚修竹,何日轻舟来到。
叹空谷、知音偏少。
只有莺花堪适兴,对湖光山色舒长啸。
愿寄我,近来稿。
冷入帘帏。西风送、一行旅雁南飞。
碧天如水,去路远趁斜晖。
云外寄书秋浩荡,月中连翼影参差。共依依。
楚江芦岸,霜点毛衣。
秋容三分过半,恰寒砧韵咽,画角声悲。
黄花消息,露华暗满东篱。
山程水程万里,动几处、离人双泪垂。
重阳近,更乱虫声里,良夜何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