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串垂襟软,温香著体柔。青丝贯取意绸缪。
只要心心相应、总无愁。步月难寻梦,临风怕倚楼。
江皋玉佩为谁留。又惹一番牵挂、在心头。
宝串垂襟软,温香著体柔。青丝贯取意绸缪。
只要心心相应、总无愁。步月难寻梦,临风怕倚楼。
江皋玉佩为谁留。又惹一番牵挂、在心头。
这首《南柯子·咏香串效唐人体》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以香串为题,细腻描绘了香串之于人身的触感与情感的牵连。
首句“宝串垂襟软”,以“宝串”开篇,点明主题,通过“垂襟软”三字,形象地描绘出香串下垂时的柔软质感,仿佛能感受到其轻盈触感,营造出一种温婉而细腻的氛围。
“温香著体柔”一句,进一步深化了香串给人的感官体验,不仅触感柔软,香气也温暖而柔和,贴身而舒适,将香串与人体的亲密接触表现得淋漓尽致。
“青丝贯取意绸缪”则转而从制作工艺的角度,描述了香串的精心制作过程。青丝贯穿,心思细腻,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同时,“意绸缪”一词,既表达了制作时的用心,也暗示了香串蕴含的情感深沉。
“只要心心相应、总无愁”是全词的情感核心,强调了香串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存在,更是心灵的寄托。它能够跨越时空,连接人心,传递情感,成为化解愁绪的良方。这一句将物与情巧妙融合,展现出诗人对香串独特的情感解读。
接下来,“步月难寻梦,临风怕倚楼”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步月”与“寻梦”的难以实现,以及“临风”与“倚楼”的害怕,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暗示了香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它或许能给予心灵慰藉,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最后,“江皋玉佩为谁留。又惹一番牵挂、在心头”两句,以“江皋玉佩”为喻,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玉佩象征着珍贵与美好,却无人欣赏,最终只能成为心头的一份牵挂。这不仅是对香串命运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整首词以香串为载体,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
老日无光霹雳死,玉殿咻咻叫阴鬼。
赤脚行天踏龙尾,偷得红莲出秋水。
终南进士发指冠,绿袍束带乌靴宽。
赤口淋漓吞鬼肝,铜声剥剥秋风酸。
大鬼跳梁小鬼哭,猪龙饥嚼黄金屋。
至今怒气犹未消,髯戟参差努双目。
嘉泽遍群物,山郭余寒收。
日临公馆静,聊足散优游。
古松含晚秀,春桂吐新柔。
树声鸟语和,苔径蚓行周。
念彼农亩士,生涯托岩幽。
虽无岂弟贤,亦免旷鳏忧。
而我委素业,布衣以遨游。
谬通金闺籍,一志旅荒陬。
还归吏乡部,胡宁心不休?
深承采菲意,终负伐檀羞。
庭闱迩江外,何时溯扁舟?
谁能违天命,且复尽人谋。
西牖光风,正空谷、秋兰初发。
看九畹遗芳,一种幽姿堪别。
疏林细叶,映满树、垂垂香雪。
记携来岭海,人在瑶台冰阙。
种异珍珠,名传鱼子,数蕊千结。
怕众草为群,独自亭亭欲绝。玉茎紫艳,共伊清冽。
爱多情、移傍枕函亲切。
玉箫直。慵立湖阴暝碧。
春衫冷风外自吹,随带江南断魂色。诗愁满水国。
来对闲鸥作客。
看波底,垂柳落花,惨绿斜阳一千尺。苔边俊游迹。
渐蝶粉飘衣,鹃泪凝席。窥篷黄月如初食。
寻旧曲桃叶,更听吴语,红阑回首隔几驿。
梦飞到桥北。幽恻。坠欢积。怕载酒人归,还比秋寂。
垂虹读画情何极。且并舫兜扇,隔帘邀笛。
鱼天空翠,向镜里,似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