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荆且愿依刘表,折桂终惭见郤诜。
舍弟未应丝作鬓,园公不用印随身。
之荆且愿依刘表,折桂终惭见郤诜。
舍弟未应丝作鬓,园公不用印随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窦牟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内心的自谴。诗中“之荆且愿依刘表”一句,借用三国时期刘表收留英雄之事,表达诗人自己愿意依附于某个靠谱的人物。"折桂终惭见郤诜"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未能实现的理想或抱负感到自责和羞愧。"舍弟未应丝作鬓"和"园公不用印随身"两句,分别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以及对某个尊敬之人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同时,也能看出诗人对于朋友和尊长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个人操守的严格要求。从艺术表现上看,这种情感的抒发既含蓄又深刻,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感内敛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