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裘未减春垆暖,丈室偏宜道骨寒。
摆手便行呼不应,闲名在世试除看。
捍裘未减春垆暖,丈室偏宜道骨寒。
摆手便行呼不应,闲名在世试除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志公的超凡脱俗形象。首句“捍裘未减春垆暖”,以“捍裘”比喻高僧的衣着,虽在温暖的春日里,却依然穿着厚重的裘衣,暗示了他内心的坚定与超然。接着,“丈室偏宜道骨寒”一句,通过对比“丈室”的温暖与“道骨”的寒冷,进一步强调了高僧修行环境的清冷与内心的纯净。
“摆手便行呼不应”,生动地刻画了高僧行事的自由与超脱,即使有人呼唤,他也只是摆手示意,不为外物所动,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然。最后,“闲名在世试除看”,表达了对高僧名声的淡泊态度,认为在世间的一切名利都可视为浮云,不必过于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志公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高僧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充满了对佛教智慧的深刻感悟。
沿崖入深谷,群木罗秋阴。
泉响一何幽,岩栖有鸣琴。
已欣人迹遥,恒恐尘虑侵。
愿持白云操,一写高世心。
骅骝厄盐车,局促上峻坂。
长鸣悲风生,惜此白日晚。
时哉一纵辔,造父未能挽。
荡荡轶浮埃,天门望中远。
沿溪弄潺沄,举首见绝壁。
石脚插白沙,崩崖旧时劈。
始登足轻剽,稍瞰心怵惕。
圆峰覆锜釜,悬涧泻瓴甋。
当时风雨交,云气走霹雳。
兀立苍茫中,隤然欲无敌。
夤缘背前路,陟巘欣后觌。
委蛇冠彤霞,巀嶪挂赤霓。
梯危出深窈,指道转岑寂。
寒葩泫零露,幽翳明的皪。
迂回落陂陀,清晨方踧踖。
乔林杂松槚,玄宇散檐樀。
逝将觐天人,披发调笙笛。
神仙岂在远,尘虑恐未涤。
行歌答清啸,次第记所历。
回风散残雨,列宿光可摘。
群动亦暂休,啼螀在葭荻。
意行得无为,念此增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