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绳差差月澄曙,银汉西流天尽处。
晃朗惊浮玉井莲,空明似见婆娑树。
澄曙光连宿鹭翻,关山影逐行人去。
谁似溪头王子猷,一庭竹色耽吟趣。
玉绳差差月澄曙,银汉西流天尽处。
晃朗惊浮玉井莲,空明似见婆娑树。
澄曙光连宿鹭翻,关山影逐行人去。
谁似溪头王子猷,一庭竹色耽吟趣。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和子与王徵君中秋短歌一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夜景象。首句“玉绳差差月澄曙”,通过“玉绳”(星宿名)和“月澄曙”暗示了黎明时分的明亮月光,给人一种清新之感。接着,“银汉西流天尽处”描绘了银河横贯天际,仿佛流至远方的尽头,展现出宇宙的广阔。
“晃朗惊浮玉井莲,空明似见婆娑树”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照亮井中莲花的清辉,又如婆娑树影在空明中显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接下来,“澄曙光连宿鹭翻”描绘了曙光初照,宿鹭翩翩起舞的动态画面,增添了生机。
“关山影逐行人去”一句,通过“关山”和“行人”,寓言了游子思乡之情,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谁似溪头王子猷,一庭竹色耽吟趣”,以王子猷典故,表达对清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吟诗作赋乐趣的沉醉,点明了诗人自己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古香润泽涵古石,古色斑斓韬古铁。
精神会聚合成图,此册宝之无缺折。
太丘世德洵多贤,贻厥诚于金石坚。
龙尾确是宋时物,未知赤冶当何年。
传砚果何意,经史同在笥。
但教世世守笔耕,宝田即在方寸地。
传刀系有心,意较吕虔深。
三公早信梦符日,珍重文身百炼金。
遥遥旷代承遗泽,况复摩挲见手迹。
什袭长为善刀藏,展卷犹应捧砚泣。
琴鹤相随五马来,文事武备殊恢恢。
愿公多铸农家器,长无恶岁熙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