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呈万益之刘平子用平子韵》
《山中呈万益之刘平子用平子韵》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连岗径回复,踰洞复深广。

吐欱通元气,峥嵘擘仙掌。

嵌空石乳垂,注壑寒流瀁。

同游有二仲,俱抱烟霄想。

崖欹袅自攀,葛弱扪可上。

泠然发长啸,罡风来飒爽。

青莎匝径繁,红蓼沿溪长。

访道憩松阴,礼磬来方丈。

禅关如可托,于此契幽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中游览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现了山林的壮丽景色和清幽氛围。

首句“连岗径回复,踰洞复深广”描绘了山势连绵起伏,路径曲折蜿蜒,穿过幽深的山洞,景象愈发壮观。接着“吐欱通元气,峥嵘擘仙掌”两句,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相接,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气。

“嵌空石乳垂,注壑寒流瀁”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山间石乳悬挂、寒流潺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凉静谧的意境。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心境相通,“同游有二仲,俱抱烟霄想”,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崖欹袅自攀,葛弱扪可上”描述了攀登山崖的过程,虽有险阻,但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仍能克服困难,登上高处。“泠然发长啸,罡风来飒爽”则通过诗人的一声长啸,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由洒脱。

最后,“青莎匝径繁,红蓼沿溪长”描绘了山间草木茂盛的景象,绿草如茵,红蓼点缀其间,充满生机。“访道憩松阴,礼磬来方丈”则体现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追求,以及在松树下休息时,远处传来寺庙的钟声,暗示着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送韩八太祝归京师求医

少年絜而腴,茸茸颔有须。

冒热跨马去,去去天王都。

借问去何谓,就医将疾驱。

客曰实诳我,健壮其非夫。

敢告固不绐,但怪所见愚。

瘠者未必病,病者未必癯。

天马不著肉,日走万里途。

山熊岂无膏,养体唯恐痡。

滞结在于内,安得形肌肤。

厥貌虽美好,厥疢勿须臾。

疗之欲其渐,炽之非爱躯。

此行不饮别,安得持酒壶。

(0)

送甥蔡骃下第还广平

尔持金错刀,不入鹅眼贯。

已遭俗弃掷,妄意堪愤惋。

他时有识别,终必为宝玩。

怀之归河朔,慎勿辄镕锻。

改作毛遂锥,颖脱奚足算。

(0)

送通判黄国博入浙

西风半空鸣且号,吴天点破吴鸿高。

东溪车马走送客,白露衰兰轻若毛。

客当西归乃东去为何,欲及八月十五夜观洪涛。

洗荡生前邑邑不平气,付与沧海之水随滔滔。

却来广陵愿相见,拍手大笑倾新醪。

一饮一石无一钱,莫管寒近脱弊袍。

脱袍准酒不惜醉,天意未必冻我曹。

(0)

送邵郎中知潭州

张铙叠吹洞庭外,缘虎带刀蛮帅迎。

且谕汉家绥抚厚,莫言湘守事权轻。

木奴洲近霜包熟,斑竹林昏野鸟鸣。

贾谊宅边寒井在,暂留千骑漱馀清。

(0)

送张山甫武功簿

洛阳旧交有七人,五人已为泉下尘。

各家生儿为门户,唯子弟兄先立身。

我与信都侯独在,喜见及禄知天仁。

昨日闻补武功吏,气调欲与南山亲。

少年勉力向职事,莫学老贪文字新。

(0)

送张子野知虢州先归湖州

未赴虢太守,暂归吴兴家。

吴兴近洞庭,橘林正吹花。

君当橘柚时,摘包带霜华。

清甘不楚齿,若酒倾残霞。

溪山小女儿,姹姹两发丫。

袅袅上氍毹,嘈嘈弄琵琶。

是时与之醉,何似走尘沙。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