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半空鸣且号,吴天点破吴鸿高。
东溪车马走送客,白露衰兰轻若毛。
客当西归乃东去为何,欲及八月十五夜观洪涛。
洗荡生前邑邑不平气,付与沧海之水随滔滔。
却来广陵愿相见,拍手大笑倾新醪。
一饮一石无一钱,莫管寒近脱弊袍。
脱袍准酒不惜醉,天意未必冻我曹。
西风半空鸣且号,吴天点破吴鸿高。
东溪车马走送客,白露衰兰轻若毛。
客当西归乃东去为何,欲及八月十五夜观洪涛。
洗荡生前邑邑不平气,付与沧海之水随滔滔。
却来广陵愿相见,拍手大笑倾新醪。
一饮一石无一钱,莫管寒近脱弊袍。
脱袍准酒不惜醉,天意未必冻我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通判黄国博入浙》,描绘了秋天送别友人的情景。首句“西风半空鸣且号”以秋风呼啸渲染离别的氛围,接着“吴天点破吴鸿高”借吴地天空中的孤雁暗示友人即将远行。第三句“东溪车马走送客”描绘了送别场面的热闹,而“白露衰兰轻若毛”则以白露和衰败的兰花象征时光易逝和离别的凄凉。
友人本应西归,却选择东去,“欲及八月十五夜观洪涛”,表现出他对自然奇观的向往,以及借此洗涤心中郁结的豪情。他期待通过这次旅程,能洗尽生前的不平,让心灵得到释放。最后两句“却来广陵愿相见,拍手大笑倾新醪”表达了对重逢的期待,即使饮酒至醉也不惜一切,坚信天意不会让他们受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又不失豁达,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情。
劝韩公,归东路,人子细消详。谈教我,须要写词章。
地慈尊几旦,轮显、圆相明光。
谁得,心无碍,古庆好施张。长。
真善做,心灵点,常使玎珰。声敲振动,响尽琅琅。
友须凭行果,花绽、金蕊馨香。
鸟朗,蟾现处,正照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