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重意气,结伴不须钱。
谁能无兄弟,千里不相怜。
男儿重意气,结伴不须钱。
谁能无兄弟,千里不相怜。
这首诗《企喻歌(其四)》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友情和亲情深刻的理解与感慨。
首句“男儿重意气”,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男性之间的友情。这里的“意气”不仅指个人的豪情壮志,更包含了相互间的理解、支持与信任。接下来,“结伴不须钱”,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价值超越物质,真正的友谊无需金钱来维系,体现了诗人对真挚情感的珍视。
“谁能无兄弟,千里不相怜。”这两句则将友情扩展至亲情,提出疑问:在人世间,谁又能真正地没有兄弟呢?即使身处千里之外,真正的亲人或朋友之间,情感依然能够跨越距离,相互关怀与怜悯。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系,展现了深厚的人际纽带和人性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友情与亲情的本质,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连接比物质更为重要,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赞美与向往。
妾家本住鄱阳曲,一片贞心比孤竹。
当年二八盛容仪,红笺草隶恰如飞。
尽日闲窗刺绣坐,有时极浦采莲归。
谁道居贫守都邑,幽闺寂寞无人识。
海燕朝归衾枕寒,山花夜落阶墀湿。
强暴之男何所为,手持白刃向帘帏。
一命任从刀下死,千金岂受暗中欺。
我心匪石情难转,志夺秋霜意不移。
血溅罗衣终不恨,疮黏锦袖亦何辞。
县僚曾未知情绪,即便教人絷囹圄。
朱唇滴沥独衔冤,玉箸阑干叹非所。
十月寒更堪思人,一闻击柝一伤神。
高髻不梳云已散,蛾眉罢埽月仍新。
三尺严章难可越,百年心事向谁说。
但看洗雪出圜扉,始信白圭无玷缺。
《狱中书情上使君》【唐·程长文】妾家本住鄱阳曲,一片贞心比孤竹。当年二八盛容仪,红笺草隶恰如飞。尽日闲窗刺绣坐,有时极浦采莲归。谁道居贫守都邑,幽闺寂寞无人识。海燕朝归衾枕寒,山花夜落阶墀湿。强暴之男何所为,手持白刃向帘帏。一命任从刀下死,千金岂受暗中欺。我心匪石情难转,志夺秋霜意不移。血溅罗衣终不恨,疮黏锦袖亦何辞。县僚曾未知情绪,即便教人絷囹圄。朱唇滴沥独衔冤,玉箸阑干叹非所。十月寒更堪思人,一闻击柝一伤神。高髻不梳云已散,蛾眉罢埽月仍新。三尺严章难可越,百年心事向谁说。但看洗雪出圜扉,始信白圭无玷缺。
https://shici.929r.com/shici/BpNp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