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杪飞亭枕石泉,松坛香雾散茶烟。
鸟声记得夜来雨,鹿梦惊回别有天。
竹杪飞亭枕石泉,松坛香雾散茶烟。
鸟声记得夜来雨,鹿梦惊回别有天。
这首诗描绘了茅山之游的静谧与自然之美。首句“竹杪飞亭枕石泉”,生动地展现了竹林顶端亭台轻倚于岩石旁,泉水潺潺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亭台置于竹梢与石泉之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次句“松坛香雾散茶烟”,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清幽的氛围,松树坛上弥漫着淡淡的香雾,与茶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香气,让人感受到山中生活的闲适与宁静。
接着,“鸟声记得夜来雨”,通过鸟鸣这一自然界的音符,巧妙地传达了夜晚降下的雨水,以及清晨醒来时,鸟儿对这场雨的记忆,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最后,“鹿梦惊回别有天”,以鹿的梦境被突然唤醒为喻,暗示了山中世界的神秘与不同寻常,鹿从梦中惊醒,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种隐喻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激发了读者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想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茅山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神秘,以及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金鹤飞来尺素通,新诗字字挟光风。
三年湖海关心处,都在先生句子中。
四时变迁翻覆手,百卉于人亦何有?
骚客颠诗亦狂酒,强惜黄花爱重九。
少年习气似陶公,采采金英满衣袖。
携壶木末最关情,欹帽风前几搔首。
馋吻偏怜粽栗香,新衣不管囊萸臭。
贪将节物趁遨头,肯向宾筵称病叟。
如今衰飒悟空华,现在去来飞电走。
登临旧迹如梦断,觞咏故人多骨朽。
百年长短随隙驹,万化陈新直篘狗。
不堪把玩堪一笑,安用岁时歌拊缶。
家人亦复探新篘,插花洗醆为翁寿。
蒲团困坐眼慵开,莫把故情看老丑。
挽须儿女太痴生,更问今年有诗否。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
就中吴侬仍有余;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