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池我爱黎瑶石,焚研曾怜邓玉庵。
君去好寻林太史,鹅经鹘帖更须参。
临池我爱黎瑶石,焚研曾怜邓玉庵。
君去好寻林太史,鹅经鹘帖更须参。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所作的《哭朱季美(其二)》中的片段,通过“临池”、“焚研”等词,营造出一种文人雅士的生活氛围,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其文学成就的敬仰。诗中提到的“黎瑶石”和“邓玉庵”,可能是某种珍贵的砚台材料,暗示了逝者在文学创作上的用心与追求。“君去好寻林太史”一句,既是对逝者的告别,也寄寓了对友人寻找文学知音的期望。“鹅经鹘帖更须参”则可能是指文学作品或书法的学习与研究,强调了文学传承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体现了对逝去文友的哀思以及对其文学贡献的肯定。
春波浩荡风泠泠,扁舟结伴来皋亭。
閒鸥静鹭解迎客,兰桡直到花边停。
一株秀而整,穿云蟠过青山顶。
一株艳而娇,欹斜暗束青山腰。
日丽霞衣翻片片,何处东外识人面。
漫天匝地卷红潮,花郁峰郁都不辨。
一重花护一重山,珊瑚倒插翡翠环。
但愁封姨扫作胭脂雪,胜游肯放金樽閒。
望中红白疏密向背不可数,仿佛身入流水天台间。
千枝万枝迷处所,山欲出云花不许。
华鬘世界净红尘,惟听仙禽空际语。
感君话旧向晴窗,茶嫩香清蝶影双。
游女如云花似海,便思打桨泛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