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降城外月如霜,往事何时不系肠。
一夜羽书催转战,五千兵败滞穷荒。
丹诚岂分埋幽壤,白首翻令忆建章。
可惜报恩无处所,诗成吟咏转凄凉。
受降城外月如霜,往事何时不系肠。
一夜羽书催转战,五千兵败滞穷荒。
丹诚岂分埋幽壤,白首翻令忆建章。
可惜报恩无处所,诗成吟咏转凄凉。
这首清代诗人汪元慎的《李陵》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李陵的感慨。诗的开篇“受降城外月如霜”描绘了一幅冷寂的边塞月夜图,暗示了李陵悲剧性的背景。接着,“往事何时不系肠”流露出对李陵英勇事迹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历史沉浮的无尽思绪。
“一夜羽书催转战”形象地再现了战事紧急的场景,而“五千兵败滞穷荒”则揭示了李陵兵败后的困厄与无奈。诗人感慨,“丹诚岂分埋幽壤”,表达了对李陵忠诚未被理解的惋惜,即使付出生命,也无法改变命运。
“白首翻令忆建章”中的“建章”可能指的是汉代宫殿,这里暗指李陵曾经的辉煌,如今却只能在回忆中追寻。最后,“可惜报恩无处所,诗成吟咏转凄凉”表达了诗人对李陵无法报答国家的遗憾,以及自己通过诗歌表达哀思时的悲凉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李陵的事迹,抒发了对英雄命运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深沉反思。
平生孤苦范希文,盖世功名自立身。
要识乡闾称孝子,定知宗社作忠臣。
一麾未足抟云翼,五鼎犹怀念棘薪。
怅望新阡无路到,他年宿草亦沾巾。
君家如河出昆崙,横贯中国浮乾坤。
鼎彝勋绩烂星斗,编简文字垂瑶琨。
到海喧豗势愈壮,约束蛟蜃驱鼍鼋。
略分涓流溉下土,草木蕃润资其恩。
先生绣衣吹霜风,一道生齿关寝飧。
人家春园满桃李,随处秋社肥鸡豚。
智效一官可能尔,尚于胜处非所论。
胸中人物自著眼,伥伥待相嗤彼昏。
古人过人本如此,事业自是为根元。
我知先生在廊庙,定不碌碌为澄浑。
颇恨未识元鲁山,一纸藻藉无媒援。
只今相送九天去,风在下矣何轩轩。
青云托附可无意,欲儿女语吐复吞。
浩歌一曲豁清思,援笔江海蛟龙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