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中林路,祇在剩溪里。
落日少人行,小桥站溪水。
见说中林路,祇在剩溪里。
落日少人行,小桥站溪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乡村风景图。诗人通过“见说中林路,祇在剩溪里”两句,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了一个隐秘而幽深的自然环境之中。中林路与剩溪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也暗示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接着,“落日少人行”一句,将时间的维度引入画面,夕阳西下,光线柔和而温暖,但行人稀少,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投射,或许暗含着诗人对生活或人生的某种思考。
最后,“小桥站溪水”以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座小桥静静地横跨在溪水上,仿佛是连接现实与梦境的桥梁。这一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以生命力和动态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空间的巧妙安排,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富含哲思的意境。它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也引发了对人生、存在意义的深层思考。
闲中过却重阳节,江城风雨吹黄叶。
与君来游亦偶然,聚立西偏读丰碣。
凭栏眼界得天多,雨脚明边飞鸟灭。
西山向人亦倾倒,犯云争来献层叠。
未归负负无可言,相视心知惭在颊。
会当却立云生处,纵望晴江生雉堞。
尚喜清游不属人,故作此诗相暖热。
西风萧萧起青蘋,苍空碾玉收暮云。
可怜八月十五夜,宝光九十方平分。
东山飞来雪毛兔,瑞光千丈无纤尘。
谁将八万修月斧,合成宝镜如珠轮。
包藏宇宙几千万,留与此夕誇清新。
柴门朱户同一照,清辉岂择富与贫。
袁宏因此泛牛渚,知微何必登嶙峋。
对兹良夜可携酒,呼童与我开芳樽。
寒光凄冷砭肌骨,恍然疑作瑶台宾。
我欲因之游广寒,叶师去后今无人。
我欲因之登箸梯,周生之术谁能陈。
浩歌痛饮人寂寂,惟有素影长相亲。
须臾酒醒月未落,卧听潮声千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