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阳后同邹天锡登滕王阁》
《重阳后同邹天锡登滕王阁》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闲中过却重阳节,江城风雨吹黄叶。

与君来游亦偶然,聚立西偏读丰碣。

凭栏眼界得天多,雨脚明边飞鸟灭。

西山向人亦倾倒,犯云争来献层叠。

未归负负无可言,相视心知惭在颊。

会当却立云生处,纵望晴江生雉堞。

尚喜清游不属人,故作此诗相暖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重阳节过后,一同登滕王阁的所见所感。诗中以“闲中过却重阳节”开篇,点明了时间背景,随后通过“江城风雨吹黄叶”描绘了秋日的萧瑟景象。接着,“与君来游亦偶然”,表达了这次登阁的偶然而又难得的相聚。

“聚立西偏读丰碣”一句,暗示了他们在阁上或是在某个角落阅读碑文,增添了历史文化的氛围。接下来的“凭栏眼界得天多”,展现了站在高处远眺的开阔视野和心灵的自由。而“雨脚明边飞鸟灭”则通过动态的描写,表现了雨后的宁静与空灵。

“西山向人亦倾倒,犯云争来献层叠”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西山在云雾中的姿态,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其壮丽之美。最后,“未归负负无可言,相视心知惭在颊”表达了对未能及时归家的遗憾,以及与朋友间的默契与理解。

“会当却立云生处,纵望晴江生雉堞”预示着未来再次相聚时的情景,充满了期待与憧憬。“尚喜清游不属人,故作此诗相暖热”则表达了对这次清雅之游的珍惜,以及通过诗歌表达情感的温暖与热烈。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友情、历史、自然与个人情感的多重元素,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驻南安郡城得京师寄书奉答

入城漠漠风吹雨,隐几纷纷鼠跳梁。

真有性情皆骨肉,断无哀乐到侯王。

醒时觅梦知身老,静夜开门闻水香。

微觉一峰青向我,百年心事久颓唐。

(0)

昨非

早岁耽吟何所依,旅行无著客怀归。

三百篇后有今体,五十年来知昨非。

天女织绡新杼轴,伶官识曲古弦徽。

登高毕竟谁能赋,比喻相参托兴微。

(0)

网师园感旧

坡老常州自不归,名园乔木澹清晖。

贺船回棹成今古,邺架遗签有是非。

往日买邻矜胜践,当年招客许传衣。

梦中彩笔将能事,信宿沧浪旧钓矶。

(0)

十三夜月

霜月寒如此,江南想独看。

无教作阴曀,双照泪汍澜。

(0)

漫题二十六岁时照影

镜里分明隔世身,相看四十过来春。

风灯骨肉今馀几,土梗形神定孰亲。

已有人归留鹤语,更无松老长龙鳞。

商岩发梦非今日,却办馀年作子真。

(0)

石鼓山中送瑞裕如户部丰还京

夜来风雨挟松泉,已似听涛上海船。

人世阴晴那可料,山门钟梵故依然。

举杯莫漫论交态,题石翻从结净缘。

廿载前尘忍回首,翠微铃塔亦成烟。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