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枫桥》
《宿枫桥》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七言绝句

杳杳归心逐去鸿,江枫渔火对孤篷。

一宵清梦何曾着,月落寒山半夜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夜晚景象。首句“杳杳归心逐去鸿”,以“归心”与“去鸿”相对,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仿佛那南飞的大雁也承载着他的思念,缓缓远去。次句“江枫渔火对孤篷”,通过“江枫”、“渔火”和“孤篷”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而静谧的氛围,江面上的渔火与岸边的枫树相映成趣,而“孤篷”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空旷与人的孤独感。

第三句“一宵清梦何曾着”,转而描写诗人在如此静谧的夜晚,或许曾有过短暂的安宁梦境,但这种梦境并未真正实现,暗示了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或是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最后一句“月落寒山半夜钟”,以“月落”象征时间的流逝,而“寒山半夜钟”则给人一种凄凉而又深沉的感觉,钟声在寂静的夜晚回荡,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和情感,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整体而言,这首《宿枫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也有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感受,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游清源山二首·其二

城中长日望,翘首起游思。

如何咫尺地,动以岁年期。

忽睹草花喜,终遭猿鸟疑。

明归应复望,惆怅使颜衰。

(0)

丰城县长至日

岁晏勤王事,乡心扰客居。

闭关当此令,行路欲马如。

江净霜飞后,城开日出初。

署斋频眺望,云物正堪书。

(0)

署中读书

雨散空堂静,褰帘微月初。

古人聊取对,尘事自相疏。

曲几萤光映,残编蠹迹馀。

不缘嫌簿领,饰律用经书。

(0)

南苑三首·其三

悬榜俨列仙,通波绕御川。

云疑驻鼎地,风想鼓钟年。

嵌壑云烟变,连甍气候偏。

即看避暑处,何似汉甘泉。

(0)

潞河客舍别蔡刑部道卿

问子留京者,胡亦戒遄征。

告言将辞汝,恨恨难为情。

亦知终远别,且复稍同行。

行行并马遵长路,两两开襟叙衷素。

日上将中不自知,陇危却下无傍顾。

祇疑郊苑共遨游,远探幽,始一休。

神爽翻思是送别,垂鞭不语但含愁。

愁来心乱不能守,见说能消惟有酒。

脱衣暂就黄公垆,卸却金鞍系高柳。

纷纭吐论各输心,偏袒狂呼齐拍手。

海上三山不足求,人间万事宁复有。

逸兴空多苦量微,玉壶小酌持半卮。

强饮难成千日醉,离歌又动两岐悲。

风尘讵料几时合,只得相宽言暂别。

举袖未分泪已零,登车欲去神俱越。

人生聚散比浮萍,萍叶犹看结蒂游。

岂谓平生吾与子,尽逢风漂与波流。

大道傍边杨柳垂,何人送客不攀枝。

愁丝惨叶堪沾袂,去后依然风任吹。

愿子贞心勿如此,芳盟常保岁寒期。

(0)

招隐歌

有一美人兮山之幽,构云阿兮建霞斿。

结兰篁兮桂橑,集荃纫兮撷荷裘。

壑岝峉兮嵣嶱,路逶逦兮阻修。

回素湍兮百折,激清籁兮灵湫。

纷异卉兮冬荣,枯木郁兮枝相樛流。

云屯兮飞盖,漱浏泉兮琳璆。

飘风赴兮层曲,薜荔曳兮堂之坳。

鸟在户兮嘤嘤,鹿鸣除兮呦呦。

嘷虎豹兮昼夜,群鹿豕兮遨游。

捐余佩兮河干,緤余马兮椒丘。

怀少室兮真隐,慕谷口兮灵修。

嗤簪笏兮徽缠,托泉石兮好仇。

永从之兮不返,与达士兮为俦。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