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长日望,翘首起游思。
如何咫尺地,动以岁年期。
忽睹草花喜,终遭猿鸟疑。
明归应复望,惆怅使颜衰。
城中长日望,翘首起游思。
如何咫尺地,动以岁年期。
忽睹草花喜,终遭猿鸟疑。
明归应复望,惆怅使颜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游历的渴望与复杂心情。首句“城中长日望”,生动展现了诗人身处都市,每日面对生活的单调与束缚,内心深处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接着,“翘首起游思”进一步表现了这种渴望的强烈与急切。
“如何咫尺地,动以岁年期。”这两句对比鲜明,表达了距离与时间的矛盾感。咫尺之地,却仿佛需要跨越漫长的岁月才能到达,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的感慨。
“忽睹草花喜,终遭猿鸟疑。”诗人偶遇自然中的美好——草花,心中涌起喜悦之情,但这份喜悦很快被对未知与可能带来的不测之感所取代,猿鸟的出现让这份短暂的欢愉变得复杂。这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不确定性。
最后,“明归应复望,惆怅使颜衰。”诗人虽然知道明天还会继续期待,但内心的惆怅与失落却让他的容颜逐渐衰老。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追求与等待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以及这种情绪对人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人在都市生活中对自然的向往、对未知的恐惧、以及在追求与等待中的心理变化,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情感共鸣力。
东园日淡云容薄,纶巾朝暮阑干角。
北风动地万木号,不料一寒如此恶。
岂惟半夜雨打窗,便恐明朝雪平壑。
绿酒虽漓亦复醉,皂貂已弊犹堪著。
所嗟此身老益穷,蹭蹬无功上麟阁。
久从渔艇寄江湖,坐看胡尘暗幽朔。
万鞭枯胔愤未平,纛下老酋何足缚。
要及今年堕指寒,夜拥雕戈度穷漠。
镜水西头破茅屋,绍兴初载旧书生。
门无车马终年静,身卧云山万事轻。
三釜昔伤贫藉禄,一廛今幸老为氓。
断蓬不是无飞处,莫与飘风抵死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