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有男子,乘刳海上秋。
舟辞篙者楫,水非人间流。
一瞬陟九万,顾见耕者牛。
彼美机上妇,步梁乃其逑。
不量何者缘,乃为天上游。
只今千世下,一男子其俦。
断槎以刳剡,一壸千金收。
海路俨犹昨,高苍垂玄沟。
但恐子不往,一往到上头。
当时有男子,乘刳海上秋。
舟辞篙者楫,水非人间流。
一瞬陟九万,顾见耕者牛。
彼美机上妇,步梁乃其逑。
不量何者缘,乃为天上游。
只今千世下,一男子其俦。
断槎以刳剡,一壸千金收。
海路俨犹昨,高苍垂玄沟。
但恐子不往,一往到上头。
这首《槎海篇》是明代诗人徐渭的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构思,描绘了一位男子乘槎(木筏)出海的奇幻旅程。全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诗中开篇即以“当时有男子,乘刳海上秋”起笔,点明了主人公的行动背景——秋季的海上。接着,“舟辞篙者楫,水非人间流”,描述了男子乘坐的木筏在海上航行的情景,暗示这是一次超凡脱俗的旅程,非寻常人所能及。
“一瞬陟九万,顾见耕者牛”,这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男子在极短的时间内飞升至极高之处,回望下方时,连地上的耕牛都显得渺小。这种景象既展现了主人公非凡的飞行能力,也隐喻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渺小感知。
“彼美机上妇,步梁乃其逑”,这里将女子比喻为织布机上的妇人,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如同织布般编织着生活的美好愿景,而男子则是她心灵的伴侣。这一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爱情的向往。
“不量何者缘,乃为天上游”,这句话揭示了主人公之所以能够遨游于天际,可能是因为某种神秘或不可知的原因,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最后,“但恐子不往,一往到上头”,表达了诗人对于读者或后人的期待,希望他们也能勇敢追求心中的梦想,探索未知的世界。整首诗在结尾处留有余韵,激发读者的想象与思考。
综上所述,《槎海篇》不仅是一首富有想象力的诗歌,也是徐渭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的体现,通过对主人公奇幻旅程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由、探索与超越的渴望。
少年趋京洛,京洛多繁华。
迅河日流驶,崇芒郁巍峨。
宛马游龙行,文轩流水过。
晨夕骋般乐,张筵陈绮罗。
观禊濯曾涧,行酒上阳坡。
宛转七盘舞,萦环北里歌。
中有岩栖士,如同颜阖家。
寻云因剪木,饮窦却搴萝。
时盼城阙中,流尘深如何。
自咤逸德殷,颇兴贤达嗟。
及时不行乐,长有好容华。
再入关来宿雨晴,南公遗谶以堪凭。
还知生死从天定,只把丹心注玉京。
界斜红飏出晚晴天,相看转凄然!
甚匆匆只是,横催雁阵,低照鸥眠?
树外山眉衬黛,远道草芊芊。
一段苍茫意,都付樊川。汉阙秦宫何处?
送几声画角,吹老华年。尽欢游长好,到此黯流连。
倚江楼玉人凝望,带西风、帆影落窗前。
愁无限,近黄昏也,新月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