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暗香.白莲。章曼仙招社集于法源寺,以暗香疏影赋寺中花木》
《暗香.白莲。章曼仙招社集于法源寺,以暗香疏影赋寺中花木》全文
清 / 夏孙桐   形式: 词

露铅欲滴。照小池静影,亭亭枝立。

耐暑玉肌,出水清凉总如拭。

摇曳风裳淡冶,宜对我、山人衣白。

看尽日、有恨无言,幽思入吟笔。岑寂。众香国。

便证与静因,供佛初折。闹红尽涤。

端合芬陀署禅室。

一向茶烟榻畔,浑未觉、西风消息。

甚处素心伴杳,涉江暗忆。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白莲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莲在露珠的映衬下,亭亭玉立的姿态,仿佛是夏日里的一抹清凉。诗人以“耐暑玉肌”形容白莲的坚韧与高洁,其出水之态如同刚被擦拭过,纯净无瑕。风中摇曳的白莲,宛如轻盈的舞者,与诗人山人般的白衣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看尽日、有恨无言,幽思入吟笔”,表达了诗人对白莲的深深敬仰和赞美,即使面对日复一日的时光流转,白莲也保持着沉默而坚定的存在,其内在的情感与思绪,化作诗人的笔墨,流淌在纸上。接下来,“岑寂。众香国。便证与静因,供佛初折”,进一步渲染了白莲所处环境的宁静与庄严,它不仅象征着佛教中的清净与智慧,更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与和谐的向往。

“闹红尽涤。端合芬陀署禅室”,通过对比红花与白莲,强调了白莲的纯洁与超然,它不与世俗的繁华争艳,而是选择在禅室内绽放,与佛家的清净之道相契合。最后,“一向茶烟榻畔,浑未觉、西风消息。甚处素心伴杳,涉江暗忆”,描绘了白莲与茶香、禅意相伴的日常,以及在西风渐起时,诗人对远方素心的思念与回忆,整个画面充满了禅意与诗意,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之美。

这首诗通过对白莲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禅宗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韵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夏孙桐
朝代:清

宇闰枝,晚号闰庵。出身书香世家。光绪壬午举人,壬辰进士,翰林院编修。戊戌、癸卯两充会试同考官,庚子、辛丑简任四川、广东乡试副主考。丁末,出任浙江湖州知府。民国初,夏应聘入都,纂修清史稿。徐世昌辑清儒学案、晚晴簃诗汇,夏孙桐曾主其事。夏是近代著名词人,著有悔龛词。诗作有观所尚斋诗存。享年八十五岁(一八五七—一九四二)。
猜你喜欢

丙子九月陈村避地三绝

一溪屈曲与山随,要试跻攀脚未衰。
隔岸人家西日外,数株红柿压疏篱。

(0)

次和正仲咏荷花月露二景

天香夜气两交加,艇子欹眠宿妙花。
谁展银泥铺水色,更调汞粉拂霜华。
即空是色非二景,有象无声别一家。
此际含羞花正敛,明朝一片落惊嗟。

(0)

少师丞相国公西磵先生挽歌二首

咸淳无正史,德佑少守欠。
他日修公传,终身作宋臣。
渊明还死晋,商皓本逃秦。
壮士元无泪,西风自湿巾。

(0)

十一月初三日插梅花古罍洗中因成四绝

半映寒溪半映山,不妨朱户借清閒。
诗人带得渠风味,也有香名满世间。

(0)

题王任所藏林逋索句图

隐几何思此意微,鹤眠未熟觑吟机。
踞炉炙脚童全野,应是前村踏雪归。

(0)

自归耕篆畦见村妇有摘茶车水卖鱼汲水行馌寄

田头车水妇,拘水要流通。
乌帽掀炎日,青裙鼓晚风。
翻翻循故步,踏踏似虚空。
听取劳歌意,生身莫嫁农。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