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默然上人归天台》
《送默然上人归天台》全文
宋 / 王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孤云不定心,持钵度寒林。

野饭青蒲洁,秋程黄叶深。

海风潮水发,山雨晓烟沉。

归到石桥日,应看瀑布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ránshàngrénguītiāntái
sòng / wáng

yúndìngxīnchíhánlín

fànqīngjiéqiūchénghuángshēn

hǎifēngcháoshuǐshānxiǎoyānchén

guīdàoshíqiáoyìngkànyín

注释
孤云:形容孤独的云朵。
不定:不固定,飘忽不定。
持钵:手持饭碗。
度:穿过,度过。
寒林:寒冷的树林。
野饭:在野外的简餐。
青蒲:青色的菖蒲,用来形容食物的清洁。
洁:干净。
秋程:秋天的旅程。
黄叶深:落叶堆积深厚。
海风:海边的风。
潮水发:潮水上涨。
山雨:山间的雨。
晓烟:早晨的雾气。
沉:沉静,隐没。
归到:回到。
石桥:石头建造的桥。
日:太阳。
应:应当,可能。
瀑布吟:对着瀑布吟诵诗歌。
翻译
孤云漂泊无定,手提饭钵穿越寒冷的树林。
野外的饭食简单洁净,秋日行程深入黄叶丛中。
海风吹起,潮水涌动,山雨晨雾沉寂。
等到日落石桥时,我应该会欣赏着瀑布吟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归隐之情,展现了其超脱尘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开篇“孤云不定心”即设立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感基调,“持钵度寒林”则是表达僧人以清贫为志,独自一人在寒冷的森林中寻找灵魂的栖息。

接下来的“野饭青蒲洁”和“秋程黄叶深”,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展示了僧人的生活状态与心境。他们不追求奢华,只需简单的野味即可充饥;而秋天的路途因枯叶而显得更为漫长,这也象征着僧人归隐的道路虽然艰辛,但却是其所向往之。

“海风潮水发,山雨晓烟沉”则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是对僧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他们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力量与平静。

最后,“归到石桥日,应看瀑布吟”,表达了僧人归隐后对大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沉醉。在特定的时刻,他们会停留在石桥旁,观赏着奔腾的瀑布,感受内心的和谐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状态的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超然于世俗纷扰、追求精神宁静与自然合一的理想境界。

作者介绍

王镃
朝代: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猜你喜欢

题太仓张氏学山园·其四

不必天风起,松多自有声。

谁从人籁外,最得梦魂清。

果落疑冰响,梅开似月明。

主人馀逸兴,还与听啼莺。

(0)

沉香蟹子·其五

介族珍惟汝,无嫌小异常。

秋深犹未蜕,月满正多黄。

血结疑非木,斑多识是香。

番沉虽有此,不及海南良。

(0)

江皋

江皋春色好,雪尽艳阳来。

游女晴初出,梅花暖正开。

槟榔为口实,竹叶是愁杯。

自失吹箫侣,无心上凤台。

(0)

送凌子还旧京·其七

虎踞关前客,鸡鸣寺里人。

君归持桂酒,自可得纶巾。

道在农桑日,天留草莽身。

平生求友急,见尔必情亲。

(0)

喜陈元孝举第三子

四十惭华发,怀中一子无。

为君频缓带,有妇即生珠。

清庙琳琅器,沙场汗血驹。

先公忠可悯,天意在诸孤。

(0)

兰陔即事·其五

杨柳秋含蕊,芙蓉暮敛花。

林声全似雨,海气半成霞。

鸟宿烟村寂,人归石路斜。

月明思一醉,随意向渔家。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