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兰陔即事·其五》
《兰陔即事·其五》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杨柳秋含蕊,芙蓉暮敛花。

林声全似雨,海气半成霞。

鸟宿烟村寂,人归石路斜。

月明思一醉,随意向渔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晚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联“杨柳秋含蕊,芙蓉暮敛花”,以“含蕊”和“敛花”生动地描绘了秋天杨柳和荷花的姿态,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杨柳在秋风中轻轻摇曳,仿佛蕴含着未绽放的花朵;而荷花则在傍晚时分悄悄收拢花瓣,预示着夜晚的来临。这两句通过植物的动态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时间的流逝。

颔联“林声全似雨,海气半成霞”,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氛围。林中的声音仿佛是绵绵细雨,给人以清凉和宁静之感;而海面上的雾气则在夕阳的映照下化为绚烂的云霞,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营造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仙境之中。

颈联“鸟宿烟村寂,人归石路斜”,转而描写夜晚的宁静。鸟儿栖息在烟雾缭绕的村庄,四周一片寂静;人们沿着蜿蜒曲折的石路回家,路旁的景色显得格外幽静。这两句通过动与静的对比,以及对人物活动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宁静氛围。

尾联“月明思一醉,随意向渔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向往。在明亮的月光下,诗人渴望借酒浇愁,寻求心灵的慰藉。他决定随意前往渔家,或许在那简朴的环境中找到一丝安慰。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闲适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追求和心灵寄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赐施烺诗

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

降帆来蜃市,露布彻龙楼。

上将能宣力,奇功本伐谋。

伏波名共美,南纪尽安流。

(0)

菩萨蛮.江游

江声汹汹鱼龙老,云情烟色从空绕。

千里一扁舟,看完无限秋。

苹花随浪急,白鹭迎风立。

天外倚高楼,有人添暮愁。

(0)

安贫吟.代南溪山人作

平生甘淡泊,守拙安林泉。

寒岩灶常冷,穷井雪难填。

绳床不盈尺,茅屋才数掾。

衣食虽不足,幸无尘事牵。

贫贱可行乐,风月不论钱。

有时游兴至,一身轻如烟。

拄杖追白鹤,箬笠补青天。

或坐古松边,自抚伯牙弦。

或卧梅花下,高咏秋水篇。

胸中随所适,孤云与之然。

(0)

八月初四日纪事二首·其一

十载艰虞为主恩,居夷避世两堪论。

一时平地氛尘满,几叠幽山雾雨翻。

晓涧哀泉添热血,暮烟衰草送归魂。

到头苦节今方尽,莫向秋风洒泪痕。

(0)

步月溪上

寒月满溪水,行吟僻更幽。

峰峦依郭曙,草树映波浮。

灯出捞虾岸,烟笼射鸭舟。

鼾声茅舍底,顾影复淹留。

(0)

潮州舟次

抱江城郭夕阳红,百口初还五岭东。

关吏钓鳌疑海客,舟人驱鳄话文公。

九秋急警传风鹤,万里愁痕过雪鸿。

独倚柁楼无限恨,故山回首乱云中。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