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艰虞为主恩,居夷避世两堪论。
一时平地氛尘满,几叠幽山雾雨翻。
晓涧哀泉添热血,暮烟衰草送归魂。
到头苦节今方尽,莫向秋风洒泪痕。
十载艰虞为主恩,居夷避世两堪论。
一时平地氛尘满,几叠幽山雾雨翻。
晓涧哀泉添热血,暮烟衰草送归魂。
到头苦节今方尽,莫向秋风洒泪痕。
这首明代诗人郭之奇的《八月初四日纪事二首(其一)》表达了作者历经十年艰辛,为国效忠的情感。首句"十载艰虞为主恩",体现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和对自己所经历苦难的坚韧,即使身处异乡,也时刻不忘国家的恩情。第二句"居夷避世两堪论",道出了他选择隐居以保全气节,这在动荡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
接下来的两句"一时平地氛尘满,几叠幽山雾雨翻"描绘了战乱的景象,尘土飞扬,连绵的山峦也被风雨搅动,象征着国家局势的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寓言,表达内心的忧虑与无奈。
"晓涧哀泉添热血,暮烟衰草送归魂",清晨的山涧泉水仿佛增添了悲壮的色彩,傍晚的衰草与炊烟则预示着生命的消逝,诗人借此寄托对牺牲者的哀思和自己的坚守。
最后两句"到头苦节今方尽,莫向秋风洒泪痕",诗人感慨自己的坚贞终于有了结果,但仍然告诫自己不要在秋风中流露出过多的哀伤,体现出一种坚韧的自省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郭之奇在动荡时局中的家国情怀和高尚节操。
有华东阳,烨于吴门。古有遗高,展也兹存。
孰为先生,秀降三辰。胸集万宝,手挥五云。
九渊湛映,千茝齐芬。鹤跱霄逵,抗百风尘。
维予二祖,式契且姻。亲公自髫,属于夕昕。
齿惟父子,视犹季昆。聚晤员员,援推勤勤。
谓子良史,左丘马班。谓子鹏运,直举横鶱。
安知乘马,班如迍邅。终需于泥,以卒岁年。
余既暮矣,公犹岿然。于何不臧,自遐不因。
一往不复,追悔空辛。岂念平生,我思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