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满溪水,行吟僻更幽。
峰峦依郭曙,草树映波浮。
灯出捞虾岸,烟笼射鸭舟。
鼾声茅舍底,顾影复淹留。
寒月满溪水,行吟僻更幽。
峰峦依郭曙,草树映波浮。
灯出捞虾岸,烟笼射鸭舟。
鼾声茅舍底,顾影复淹留。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溪边漫步的情景。"寒月满溪水",诗人以月色之寒反衬溪水的静谧,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行吟僻更幽",通过行吟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孤独而深沉的情感,以及环境的偏僻与幽深。
"峰峦依郭曙",暗示黎明将至,山峰轮廓在微光中依稀可见,增添了时光流转的意象。"草树映波浮",动态地展现了草木倒映在溪水中,随波摇曳的画面,富有动态美。
"灯出捞虾岸,烟笼射鸭舟",进一步描绘了溪边生活的细节,渔火点点,烟雾缭绕,增添了生活气息。"鼾声茅舍底",以远处茅屋中的鼾声,烘托出乡野宁静的夜晚。
最后,"顾影复淹留",诗人停下脚步,望着自己的影子,流露出对这份宁静的深深眷恋和思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回味。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月夜溪行图,寓情于景,情感深沉。
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
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
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钟、王砚不知。
锦茵玉匣俱尘垢,捣练支床亦何有。
况瞋苏子凤咮铭,戏语相嘲作牛后。
碧天照水风吹云,明窗大几清无尘。
我生天地一闲物,苏子亦是支离人。
粗言细语都不择,春蚓秋蛇随意画。
愿从苏子老东坡,仁者不用生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