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
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
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钟、王砚不知。
锦茵玉匣俱尘垢,捣练支床亦何有。
况瞋苏子凤咮铭,戏语相嘲作牛后。
碧天照水风吹云,明窗大几清无尘。
我生天地一闲物,苏子亦是支离人。
粗言细语都不择,春蚓秋蛇随意画。
愿从苏子老东坡,仁者不用生分别。
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
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
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钟、王砚不知。
锦茵玉匣俱尘垢,捣练支床亦何有。
况瞋苏子凤咮铭,戏语相嘲作牛后。
碧天照水风吹云,明窗大几清无尘。
我生天地一闲物,苏子亦是支离人。
粗言细语都不择,春蚓秋蛇随意画。
愿从苏子老东坡,仁者不用生分别。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龙尾砚歌》。诗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不加区分、欣赏自然天成之美的态度,以及对人生自由随性的哲学思考。
"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 这两句通过对比宝石与贪婪者的不同命运,表达了作者对珍奇事物不吝啬、不贪婪的态度。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 这两句诗描绘了龙尾砚的美丽和质地,通过“玉德金声”来形容其内在的高贵与纯净。
"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 这里苏轼将自己比喻为自然之物,与砚同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书写艺术的热爱和无条件的投入。
"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钟、王砚不知。" 这两句通过提及古代著名书法家和文人,将自己的创作置于更高的文化传承之中,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诗,则是对个人生活和艺术态度的一种描绘。其中“锦茵玉匣俱尘垢,捣练支床亦何有。” 表现了苏轼对物质享受的淡泊,以及他生活中的简朴与自在。
"况瞋苏子凤咮铭,戏语相嘲作牛后。" 这里作者以轻松幽默的口吻,表达了自己不愿意被束缚于世俗礼法之中,而是更倾向于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
"碧天照水风吹云,明窗大几清无尘。"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宁静、纯净的生活状态,是苏轼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我生天地一闲物,苏子亦是支离人。"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万物和谐共生的感悟,以及他个人对于自由与独立的人生追求。
最后几句诗,则是在总结自己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是一种对友人的期许:“粗言细语都不择,春蚓秋蛇随意画。愿从苏子老东坡,仁者不用生分别。” 这里的“粗言细语”表达了作者不拘小节,不加选择地去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而“春蚓秋蛇随意画”则是对艺术创作的自由态度的一种比喻。最后,“愿从苏子老东坡,仁者不用生分别。”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像自己所崇拜的古人一样,不受世俗规范的束缚,保持一颗宽容和包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