缀席茱萸好;浮舟菡萏衰。
- 鉴赏
这首诗出自清末近现代初时期的诗人梁鼎芬之手,名为《课儿联》的其三四八。诗中“缀席茱萸好;浮舟菡萏衰。”两句,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缀席茱萸好”,“茱萸”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时人们常佩戴的一种植物,象征着长寿和驱邪避凶。诗句中的“缀席”形象地描绘了茱萸被精心布置在席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馨、祥和的节日氛围。“好”字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场景的喜爱和赞美,也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浮舟菡萏衰”则描绘了一幅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的画面。荷花(菡萏)是夏季常见的花卉,其盛开时亭亭玉立,象征着高洁和美丽。然而,“衰”字暗示了荷花的凋零,或许是在暗示季节的更替或是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这句诗通过荷花的衰败,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生命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茱萸的繁盛与荷花的衰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蕴含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如同节日的装饰和盛开的花朵,终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这种对生命短暂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熟虑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