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发紫阳,莹彻具足。子也成学,笃志佩服。
尊德道问,益精以详。离同合异,将无赘厖。
道发紫阳,莹彻具足。子也成学,笃志佩服。
尊德道问,益精以详。离同合异,将无赘厖。
这首诗《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九二)饶双峰》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通过对“道”的深刻探讨,展现了对道德修养和学问追求的重视。
首句“道发紫阳,莹彻具足”描绘了道的源头如同紫阳般明亮清澈,充满了智慧与真理。接着,“子也成学,笃志佩服”表达了个人在学习道路上的坚定决心和对知识的敬畏之心。接下来的“尊德道问,益精以详”强调了尊崇道德,深入提问,不断精进学习的重要性。最后,“离同合异,将无赘厖”则指出在理解和处理事物时,要能区分相同与不同之处,避免不必要的复杂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赞美古像,实际上是对道德修养、学问追求以及处理问题方法的高度概括和赞扬,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和智慧追求的向往。
树闻如意随求得,梵典曾标鹿苑植。
层层幢节古佛前,碧眼番僧来尚识。
东土西天岂定形,飞来灵鹫干云青。
安知此树不忆石,因风作语犹泠泠。
七叶茏葱湘盖偃,纵移根越千年远。
益部楚州疑附会,那睹月木依云巘。
如桐如栝影团圞,雪覆霜凝翠郁盘。
不殊调御丈夫倚,曾沐曼殊师利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