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
《清明》全文
宋 / 朱继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饧面留寒不肯浓,一年春事看成空。

人歌人哭清明日,花落花开昨夜风。

薄薄絮泥行燕子,深深茭荡出凫翁。

西泠桥上多车马,有底狂驰百岁中。

(0)
翻译
糖霜般的面团在寒意中保持稀薄,春天的美景似乎已成过往。
清明节人们或唱或泣,花朵在昨夜的风中凋零又开放。
燕子在薄薄的泥土上飞舞,野鸭从茭白丛深处游出。
西泠桥上车水马龙,但在人生的百年中,又有多少人在疯狂疾驰?
注释
饧面:糖霜般的面团。
寒:寒冷。
不肯浓:不愿浓厚。
一年春事:春天的景色。
成空:化为乌有。
人歌人哭:人们或悲或喜。
清明日:清明节。
花落花开:花开花落。
昨夜风:昨晚的风。
薄薄絮泥:轻盈的泥土。
行燕子:燕子飞过。
深深茭荡:深深的茭白丛。
出凫翁:野鸭出现。
西泠桥上:西泠桥。
多车马:车水马龙。
有底狂驰:何曾有人。
百岁中:人生百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开篇两句“饧面留寒不肯浓,一年春事看成空”通过对冷面的描述,形象地表现出春天即将过去却还未能真正到来的矛盾情绪,以及这种季节转换中的无常感。

接下来的“人歌人哭清明日,花落花开昨夜风”则进一步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的情感交织——有人欢庆,也有人悲泣。清明是一年之中天气温和、万物复苏的时刻,但同时也是春意渐去、生命力开始衰退的信号。这两句诗通过“歌”与“哭”的对比,强调了人间喜怒哀乐的多样性,以及面对季节更迭时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

以下两句“薄薄絮泥行燕子,深深茭荡出凫翁”则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象,通过描绘燕子的飞翔和水鸟在深水中的活动,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这里的“薄薄絮泥”与“深深茭荡”,既形容了自然环境的层次感,也映射出诗人对生命多样性和广阔世界的赞美。

最后两句“西泠桥上多车马,有底狂驰百岁中”则以一个具体景象——桥上的车马来往,勾勒出了社会生活的繁忙与动态。这里的“有底狂驰百岁中”,既可以理解为人们在时间的河流中奋力前行,也暗含着对生命短暂和历史长河的深刻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春日的生动画面,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朱继芳
朝代:宋   字:季实   号:静佳   籍贯:建宁建安

建宁建安人,字季实,号静佳。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工诗,时人多所称引。有《静佳乙稿》。
猜你喜欢

早朝

西山爽气接蓬莱,紫殿光摇曙色开。

五凤忽衔丹诏下,六龙时驾衮衣来。

班连禁地三台近,乐奏钧天万舞回。

圣主殷忧方借箸,趋陪愧乏贾生才。

(0)

题汪尔张深山岁月图

深山岁月良如此,乱石槎松郁成雨。

弹琴不见无可言,泉声淙淙漏天乳。

图之高堂大厦中,六月寒生昼忘暑。

万竹一庐老其间,飞禽落日回沙屿。

(0)

竹枝词

卓女家临锦水滨,酒旗斜挂树头新。

当垆不独烧春美,便汲寒浆也醉人。

(0)

夏日同武林诸公集紫阳庵

支径凿空出,玲珑石笋穿。

红楼嵌洞穴,碧树障人烟。

江外渔沙涌,窗中鹫岭悬。

诸公话丁鹤,吾兴亦翩翩。

(0)

山中雨望·其五

三春尺泽遇曾无,嘉霔祥霖有是乎。

振旅宜农骈美庆,惕亨恤泰益廑吾。

(0)

夏日香山静宜园即事四首·其二

绿树成帷白玉台,每从疏隙见崔嵬。

蕙兰草是三湘佩,茉莉花原六月梅。

幽籁静中观水动,尘心息后觉凉来。

梨园小部翻嫌闹,此处惟应泉石陪。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