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车行》
《小车行》全文
明 / 陈子龙   形式: 乐府曲辞

小车班班黄尘晚,夫为推,妇为挽。出门茫茫何所之?

青青者榆疗吾饥。愿得乐土共哺糜。

风吹黄篙,望见墙宇,中有主人当饲汝。

扣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

(0)
注释
行:指的是歌行,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班班:古代手推木轮车行进的声音。
榆:木名。
其叶、荚及树皮可食。
旧时北方灾年饥馑,常以充饥。
疗饥:言充饥如治疗疾病。
乐土:安乐之地。
共哺糜:一起喝粥,即有碗饭吃。
糜,即糜子,黍之不粘者,可以做粥。
饲汝:给你饭吃。
踯躅:徘徊不去。
翻译
小车斑斑响黄土扬尘时已晚,丈夫在推车,妻子在拉车。走出家门一片渺茫往哪里去呢?
青青的榆荚用来止住我的饥饿,希望得到一个使人活命的地方一家人在一起有口粥喝。
那边风吹枯黄的野蒿,望得见矮矮的围墙,也许里面的主人会给你一点东西吃吧。
轻轻敲门不见人,屋里没有烧饭的锅主人也逃荒了,只有徘徊失望地在空巷里眼泪如雨下。
鉴赏

这首《小车行》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又充满人性关怀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乱年代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

“小车班班黄尘晚”,开篇即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战乱时期,黄尘漫天,小车在尘埃中缓缓前行。这既是环境描写,也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氛围。

“夫为推,妇为挽”,夫妻二人共同承担起拉车的重任,体现了他们之间的相互扶持与责任担当。在艰苦的生活中,他们并肩作战,共同面对困难。

“出门何所之”,一句疑问,道出了他们的迷茫与无助。他们不知道前方是何去何从,只能在困境中挣扎求生。

“青青者榆疗吾饥”,榆树叶子可以充饥,这是他们在艰难时刻的生存之道。这一细节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以及他们为了生存不惜一切的努力。

“愿得乐土共哺糜”,表达了他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在残酷的现实中,他们心中仍怀有希望,憧憬着能够在一个安定的地方共同生活,共享温饱。

“风吹黄蒿,望见墙宇”,风吹过荒凉之地,远处隐约可见房屋,象征着他们对安全避难所的期待。然而,现实往往与愿望相距甚远。

“中有主人当饲汝”,当他们满怀希望接近那座房子时,却发现主人不在,食物无处可得。这一转折,更加凸显了他们遭遇的失望与绝望。

“叩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最终,他们发现门是锁着的,厨房里没有炊具,只能在空荡荡的巷子里徘徊,泪水如雨般落下。这一场景充满了悲凉与无奈,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苦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战乱时期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他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痛苦。

作者介绍
陈子龙

陈子龙
朝代:明   字:卧子   号:大樽   籍贯: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   生辰:1608—1647

陈子龙(1608年7月12日—1647年6月15日),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家、骈文家、编辑。陈子龙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六月初一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初名介,后改名子龙;初字人中,后改字卧子,又字懋中;晚号大樽、海士、轶符、於陵孟公等。崇祯十年进士,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继而任南明弘光朝廷兵科给事中。
猜你喜欢

舟次卷雪楼四首·其三

生怕老来先告老,却于闲处不禁闲。

不将黄卷遮双眼,便捲朱帘看远山。

(0)

蜕龙洞

凡骨何年蜕洞岩,真龙肯向此中蟠。

料应夜半凌空去,雷震千山风雨寒。

(0)

句·其三十三

鹤伴鸣琴公事晚,鸟惊调角戍城秋。

(0)

句·其七

戈矛巡雾夕,铙鼓宴萧晨。

(0)

句·其十一

汉帜随移帐,燕鸿伴解鞍。

(0)

句·其二十五

金牛此地通巴栈,黄鸟当时颂汉臣。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