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烟中小艇回,芙蓉花外有轩台。
平湖一目三千顷,高卧南风看雨来。
漠漠烟中小艇回,芙蓉花外有轩台。
平湖一目三千顷,高卧南风看雨来。
这首元代诗人王旭的《南湖道中(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中的“漠漠烟中小艇回”一句,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晨雾中归航的小船,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悠远的意境。接着,“芙蓉花外有轩台”则将视线引向了远处,通过芙蓉花与轩台的映衬,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
“平湖一目三千顷”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南湖广阔无垠的赞美之情。在这里,“三千顷”不仅强调了湖面的辽阔,也暗示了诗人视野的开阔和心胸的宽广。最后,“高卧南风看雨来”则以动态的画面收尾,诗人仿佛置身于南风之中,静待雨的到来,既体现了对自然现象的欣赏,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自地上青峰,悬崖一万重。
践危频侧足,登堑半齐胸。
飞狖啼攀桂,游人喘倚松。
入林寒㾕㾕,近瀑雨濛濛。
径滑石棱上,寺开山掌中。
幡花扑净地,台殿印晴空。
胜境层层别,高僧院院逢。
泉鱼候洗钵,老玃戏撞钟。
外户凭云掩,中厨课水舂。
搜泥时和面,拾橡半添穜。
渡壑缘槎险,持灯入洞穷。
夹天开壁峭,透石蹙波雄。
涧蔼清无土,潭深碧有龙。
畬田一片净,谷树万株浓。
野客登临惯,山房幽寂同。
寒炉树根火,夏牖竹稍风。
边鄙筹贤相,黔黎托圣躬。
君能弃名利,岁晏一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