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继世古来稀,高步何年下紫微。
帝命几曾移重镇,时清犹望领春闱。
登朝旧友常思见,开幕贤人并望归。
今日得游风化地,却回沧海有光辉。
科名继世古来稀,高步何年下紫微。
帝命几曾移重镇,时清犹望领春闱。
登朝旧友常思见,开幕贤人并望归。
今日得游风化地,却回沧海有光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科举仕途的思考以及对于朋友和贤才归来的期待。开篇“科名继世古来稀”两句,表达了通过科举步入仕途的艰难和不易,"高步何年下紫微"则是对能够在朝廷中显赫一时的官员的赞誉。
紧接着,“帝命几曾移重镇,时清犹望领春闱”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皇帝赐予重要任务和职责的期待,以及对于能在清净无染的情况下,希望能够担任春闱(即春季的宫门守卫之职)的愿望。
"登朝旧友常思见,开幕贤人并望归"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已经官至高位的老朋友的怀念,以及期待有才能的人士都能够回到朝廷为国效力。
最后,“今日得游风化地,卻回沧海有光辉”两句,描绘了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对比。诗人在今天得以游历于被文化熏陶之地,但心中却仍然期待着像沧海(即大海)一般广阔无垠、光彩夺目的前景。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既表现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深刻理解,也透露出他对朋友和贤才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向往。
人言三五月常圆,谁处深闺独稳眠?
错认晓妆光对镜,那堪夜坐冷侵毡!
多情本是晶莹极,静境真疑绰约偏;
宫里妲娥未相识,更阑仍自倚窗前。
双亲盼望早成名,催上鳌峰恨去程;
谬列雁行渐尔妹,渐舒骥足是吾兄。
风尘自昔多甘苦,云树于兹倍秀荣;
只恐归来难聚首,病中强起送文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