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龙师安上人》
《青龙师安上人》全文
唐 / 司空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灾曜偏临许国人,雨中衰菊病中身。

清香一炷知师意,应为昭陵惜老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īnglóngshīānshàngrén
táng / kōng

zāiyàopiānlínguórénzhōngshuāibìngzhōngshēn

qīngxiāngzhùzhīshīyìngwèizhāolínglǎochén

翻译
灾难和厄运偏偏降临到许国人民头上,我在雨中看着凋零的菊花,病弱的身体更感凄凉。
点燃一柱清香我理解老师的深意,想必是为了哀悼昭陵,惋惜那老去的忠臣。
注释
灾曜:灾难和凶兆。
偏临:偏偏降临。
许国:古代地名,这里代指诗人所在之地或诗人自指。
雨中:在雨中。
衰菊:凋零的菊花,常用来象征秋天或衰老。
病中身:病弱的身体。
知师意:理解老师的意图或心意。
应为:想必是为了。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象征唐朝或故国。
惜老臣:惋惜年老而忠诚的大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时事的忧虑和对老臣的同情。"灾曜偏临许国人"表达了灾难降临,民众受苦的情景;"雨中衰菊病中身"则形象地展示了萎靡的菊花和诗人的病体,寓意着国家的凋零与个人健康的不济。

"清香一炷知师意"透露出诗人对于佛教或道教等宗教信仰的一种安慰,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仪式或者是对某位宗师的情感寄托。"应为昭陵惜老臣"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已故高官或贤者的怀念,昭陵可能暗指某位帝王的陵墓,而"惜老臣"则体现了诗人对忠诚而又年迈之士的哀悼。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空图
朝代:唐   字:表圣   生辰:837~908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猜你喜欢

赠番禺明府

罗浮西麓是番禺,山势双蟠接海珠。

仙令至今来葛氏,人家自昔在兰湖。

持将瀑布为膏泽,更有离支入画图。

重与炎洲添胜迹,沉香不使浦中无。

(0)

赋为邵丈寿

朱公岂必定居陶,货殖无如涉海涛。

澳口天开濠镜小,番船山涌荷兰高。

老人玉角龙双尺,令子金华凤一毛。

丹荔正多长命物,绥山不待取仙桃。

(0)

授经耿参藩署中值其生辰诗以为寿

白鹇亦作诸侯客,朱萼堪为处子师。

张仲频来因孝友,徐襄长在更容仪。

无为岂敢言黄老,有位须教诵素丝。

介福喜从王母受,堂前同庆月华迟。

(0)

三月六日集

萧条为客恨江东,此日壶觞慰转蓬。

自有山川知故国,谁从花草问离宫。

文章已作南朝气,歌舞犹含朔漠风。

愁绝园陵寒食节,君臣留得杜鹃红。

(0)

读史

蚩尤祭后霸图雄,一剑能成赤帝功。

龙起不曾阶尺土,人归何必在重瞳。

天边星宿朝东井,沛上旌旗捲大风。

此日留侯方寂寞,咸阳王气望无穷。

(0)

芜湖述哀

一战芜湖丧六师,南朝宗社遂倾移。

花当竟系降王组,细柳难张大将旗。

马角不曾生大漠,龙髯谁为葬焉支。

秦淮父老多哀慕,岁岁清明祭不迟。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