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时节只愁予。
径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时节只愁予。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邃的春日山野景象,带有一丝孤寂与愁绪。开篇“径直夫何细”表达了行走在幽静小径上的感觉,小径曲折而狭窄,给人一种时间似乎凝固的错觉。“桥危可免扶”则是在告诫自己,即使是摇摇欲坠的小桥,也要小心翼翼地过渡,不可大意。
接下来的“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描写了远处山峦的枫叶在春风中变得淡雅,而近处则是一片荒废的景象,破旧的房屋旁是孤独生长的小麦。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一种时间与自然的力量,以及人事的无常。
“宿草春风又”表达了春天到来时,去年遗留的野草再次被春风唤醒,而“新阡去岁无”则是说新的耕地在去年的废墟上重现,没有过去的痕迹。这两句诗强调了自然界的循环与更新,同时也隐含着对过往的淡忘和新的开始。
最后,“梨花自寒食,时节只愁予”则是说梨花在春风中自己开得很慢,而这恰好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的“寒食”可能指的是清明时节,也可能是比喻时间的冷酷和无情。“时节只愁予”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匆匆的独自忧虑,这种忧虑似乎与周围的自然景象形成了对照,彰显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山野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对时间、自然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食肉有不甘,茹荼乃如荠。
驷马怀隐忧,韦布颜无泚。
寸丹既融通,万理谅昭洗。
衰荣各有定,何必劳尔尔。
挑灯读我书,文字浩无涘。
白首穷一经,得禄未足喜。
舍已以从人,园庐任荆杞。
忧思不能眠,叹息增徙倚。
知君旧是山林友,新搆层轩傍钟阜。
一径萦回入万松,黛色参天蔽星斗。
松根白石卧如羊,忽过云来势如走。
平生爱松仍爱石,节操同坚谅难易。
设拜当时笑米公,哦诗几度闻斯立。
采得茯苓还共煮,老驻童颜即仙侣。
谁从勾漏问丹砂,幸遇陶公为地主。
同来坐石听松风,赤日行天不知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