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复用前韵约蹈元顾》
《复用前韵约蹈元顾》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时序惊人咄咄来,荣枯毕竟为谁催。

风将满地飞红去,日拥半天高绿回。

顾我似尝当道李,渴君如望隔林梅。

一年春事无多子,唤取提壶触处开。

(0)
翻译
时光匆匆而来,万物兴衰究竟为何推动?
风儿吹落满地红花,阳光照耀半空绿意又回转。
看我如同路边被忽视的李树,你渴望的如隔林遥望的梅花。
一年的春光所剩无几,让我们举杯畅饮,让花开遍各处。
注释
时序:时间的流逝。
咄咄来:迅速到来。
荣枯:繁荣与衰败。
谁:何人。
催:推动。
风:风儿。
飞红:飘落的红花。
日:阳光。
高绿:高高的绿色。
回:回转。
顾我:看我。
似尝:好像。
当道李:路边被忽视的李树。
渴君:你渴望的。
隔林梅:隔林遥望的梅花。
春事:春天的事情。
无多子:所剩不多。
提壶:举杯。
触处开:各处开放。
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首句"时序惊人咄咄来",直接点出了时间飞逝的速度,给人以压迫感。紧接着的"荣枯毕竟为谁催"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荣华落尽、事物更迭的无奈和思考。

下一句"风将满地飞红去"生动描绘了春天花开的情景,而"日拥半天高绿回"则是对春光照耀下的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既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映射出他对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感伤。

接着"顾我似尝当道李"和"渴君如望隔林梅"两句,分别用"尝当道李"和"望隔林梅"来表达诗人对于过去美好的回忆和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里的"尝当道李"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一美好时刻,而"渴君如望隔林梅"则表现了对远方或未来的美好期待。

最后两句"一年春事无多子,唤取提壶触处开"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短暂的感慨,以及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情享受生活、寻找快乐的情怀。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述,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东山图赞.支道林

一世所驱,颠倒轩裳。是身何依,独委支郎。

从容三人,亦蹑其后。人谁无言,联一举手。

(0)

哭赵叔问

刘氏磐石宗,略分天下半。

斯文独更生,落落分族冠。

探书到千古,极意在理乱。

故宜萧长倩,忧国共长算。

我怀崇兰君,多学真一贯。

束发踵癯儒,长檠媚空案。

胸中行秘书,领略能默断。

埋光久不暴,玉石终自判。

中年立周行,杞梓见脩干。

雍容视出处,未可亟招唤。

坐令护都水,不特美先汉。

荷囊侍丹扆,正讶归稍缓。

何为弃天闲,一往谢羁绊。

黄垆闭白玉,万事风雨散。

讣来为失声,涕落伤老伴。

孰知锦囊心,无复银钩腕。

柯山渺何许,日月忽已换。

平生浑金质,反覆要熟看。

至宝琢寒泓,谁能抚遗玩。

尚有千字碑,临风寄长叹。

(0)

偈二十七首·其二

掩室摩竭,杜口毗耶。面壁九年,黄梅夜渡。

点简将来,翻成计较。

殊不知日不待火而热,月不待风而凉。

云龙,风从虎。作无作,为无为。

(0)

和尧峰泉老.东斋

禅板蒲团消永日,明窗净几映疏筠。

一炉香尽六时过,转觉山家气味真。

(0)

退步·其一

万事无如退步人,摩头至踵自观身。

只因吹灭心头火,不见从前肚里瞋。

(0)

偈一百二十首·其七十三

长夏无别趣,调和羹一釜。

滋味颇馨香,刚地成点污。

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斧。

陪却三斤铁,只因看锢鏴。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