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细剪越罗寒,红泪徐倾蜡凤残。
一曲停筝还自语,不知春思为谁弹。
轻风细剪越罗寒,红泪徐倾蜡凤残。
一曲停筝还自语,不知春思为谁弹。
这首《青楼怨》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青楼中的哀怨之情。首句“轻风细剪越罗寒”以轻柔的春风与薄如蝉翼的越罗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寂与寒冷。接着,“红泪徐倾蜡凤残”一句,以女子的眼泪比喻为红烛之泪,形象地描绘了她情感的消逝与痛苦的积累,蜡凤的残破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一曲停筝还自语,不知春思为谁弹。”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女子在停止弹筝后,独自低语,表达了她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却不知这春日的思念是为了谁而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女子在特定环境下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爱情、生命流逝的感慨,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屏风画山皆任假,寒林石屏自然者。
苍纹绀脉乱交加,短树高枝自潇洒。
观者宁分画与非,但怪奇妙非人为。
又疑古苔著石瘦,何得本末无纤遗。
桑田变海松柏死,寒暑不及荣枯期。
佳哉大钧育群类,埏镕精巧无巨细。
天真通貌皆生成,俗师笔墨那形似。
居人幽独最相宜,朴厚远谢雕镂姿。
城中云母屏更好,慎勿浪示豪家儿。
阮公青云器,寓意必豪纵。
西临广武寄一笑,英雄纷纷竞如梦。
有时不能平,途穷即长恸。
仕哉咏怀篇,千载共悲讽。
金陵昔为帝王居,气象萧索无复馀。
长江连天水东注,台城彷佛存邱墟。
主人文章谪仙老,感古能无激怀抱。
作亭正得山水胜,登临更值风月好。
宾客满堂丝竹悲,古今风流自一时。
君家夷吾虽有慷慨语,快意未必如君诗。
淮水东流千万年,此亭方与淮共传。
念君归老庙堂上,未负赓歌留北山。
阴风触物生晚劲,积雪经旬戏春令。
气排水国吁可骇,势覆山城力谁竞。
缤纷乍逐飞霰夺,惨淡仰见浮云定。
稍并日夜明相续,欲乱玄黄色交映。
丘陵迤逦增更高,市井喧卑听逾静。
包荒含垢似天德,履素居纯近民性。
可怜佳境浩无极,非有雄辞岂能咏。
匆忆避地歌其雱,携手驱车及宽政。
迩来盈尺亦何有,高卧闭门方自庆。
矧占丰岁宜九谷,重抑骄阳驱百病。
龙蛇在蛰莺在谷,与我俱欣四时正。
新诗翩翩摧古人,汝阴太守明廷臣。
侔色揣称笑流俗,与民乐赓阳春曲。
由来曲高和必寡,况我才居郢人下。
昔岁有壮气,耻事一室中。
独愿埽万里,指麾走群雄。
少壮意更衰,弃书学老农。
羁旅无田园,飘如野间蓬。
徘徊陈蔡间,呰窳见楚风。
托足不期广,所存一亩宫。
秋草日芜没,荷锄事儿童。
叹息念变化,古人颇固穷。
紫极开天门,庆云丽皇居。
卜郊定九鼎,悬阙观宝书。
德泽浸无疆,风俗返华胥。
冠盖百万家,车马十二衢。
轻肥耀朝日,富庶极中区。
游侠信陵后,节义大梁馀。
顾盼生光辉,吹拂动萎枯。
贵贱且贸迁,高陵忽为墟。
变化若有神,升沉岂尝拘。
咄嗟邹鲁士,何用空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