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高峰策杖游,天风吹冷骕骦裘。
身从绝径惟麋鹿,步入清都蹑斗牛。
霞起铁桥仙路出,烟销丹灶葛岩幽。
今宵拟宿梅花下,能许师雄入梦不。
四百高峰策杖游,天风吹冷骕骦裘。
身从绝径惟麋鹿,步入清都蹑斗牛。
霞起铁桥仙路出,烟销丹灶葛岩幽。
今宵拟宿梅花下,能许师雄入梦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者在罗浮山的漫游体验,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色彩。诗人以“四百高峰策杖游”开篇,生动地展现了登山的壮阔景象,仿佛引领读者一同踏上这段旅程。接着,“天风吹冷骕骦裘”,通过自然界的风声和穿着的衣物感受,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充满诗意的氛围。
“身从绝径惟麋鹿,步入清都蹑斗牛。”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游者的孤独与自由感,仿佛他与麋鹿为伴,独自漫步于仙境之中,与星辰斗牛为伍,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霞起铁桥仙路出,烟销丹灶葛岩幽。”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描绘了铁桥上霞光万道,通往仙境的道路显现;丹灶边烟雾散去,葛岩显得格外幽静。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着修炼成仙的可能性。
最后,“今宵拟宿梅花下,能许师雄入梦不?”诗人表达了今晚想要在梅花树下安歇的愿望,并以“师雄入梦”这一典故,表达了对美好梦境的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罗浮山的神秘与美丽,以及诗人对自由、超脱和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冲冲时序一邮亭,睡美从今气不蒸。
便好心期金叶酒,乍惊梦在玉壶冰。
栽松种竹来三径,效策输龟待十朋。
百尺楼高谁与共,倦途初喜接陈登。
昨夜风高蝉半咽,起来知是白露节。
玉面少年窄袖衫,袖里新诗似冰雪。
几日炎炎如甑中,今朝忽觉超樊笼。
不惟气候已八月,更得冰雪开心胸。
谢公山人诗笔奇,问君何缘得此诗。
报我我欲步云去,山人许我因留题。
君作斯亭几许高,拟推皓魄翻银涛。
谁谓姮娥落君手,坐遣山人诗思劳。
君不见梅老句出天地窄,曾谓山人真太白。
采石月下忆相逢,笑披锦袍弄明月。
十年明月归谪仙,姮娥岂得在君边。
何妨邀取山人去,卒岁扶携醉笑间。
花是主人身是客,更欲花前罗酒食。
花应笑我强相亲,毕竟人花谁是得。
金樽到手我自醉,道人何妨且观色。
三界观来即是空,醉里宁知渐游北。
等为圆镜随身现,认着分明却虚掷。
持此问花花不答,嗟我与君徒入域。
不如收却閒眼坐,万境纷纷在披坼。
一番风雨便纷飞,念垢情尘漫磨拭。
今年春尽有明年,花落花开几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