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
《句》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句

儿歌杨柳叶,妾拂石榴花。

松门待制应全远,药树监搜可得知。

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

(0)
注释
儿歌:儿童唱的歌谣。
杨柳叶:杨柳的树叶,代指春日景致。
妾: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
石榴花:红色的石榴花,象征热情与美丽。
松门:用松木建造的门,可能指代官府或富贵人家。
待制:官职名,这里泛指官员。
全远:完全远离,形容距离很远。
药树:珍贵的树木,可能特指某种有药用价值的树。
监搜:监督搜查,可能指管理或保护。
髻鬟:妇女盘在头上的发髻。
峨峨:高耸的样子,形容发髻高挑。
一尺:形容高度,不一定精确到一尺,这里是夸大的说法表示很高。
立地:站立在地上,这里有静候、期待之意。
春风:春天的风,也象征温暖和希望。
翻译
儿童歌唱着杨柳的叶子,我轻抚着如火的石榴花。
在松木门下等待的官员应该离得很远了,而那药树是否被妥善监管,人们无从知晓。
发髻高高堆起有一尺那么高,我站在门前,静立在春风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家中园艺的景象。她轻拂杨柳叶,采摘石榴花。诗中的“松门”和“药树”,可能是指女子家中的特定地点或标志性植物。这表明她是在等待某个人回来,或许是一种暗示。在最后两句中,“髻鬟峨峨高一尺”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头上的发髻高耸,而“门前立地看春风”则展现了她在门前站立,感受着春天的微风。

诗中的意境淡雅,语言简洁,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平和与美好。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女子在社会中受到的限制,她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汤泉

寒泉诗所咏,独此沸如烝。

一气无冬夏,诸阳自废兴。

人游不附火,虫出亦疑冰。

更忆骊山下,歊然雪满塍。

(0)

次韵王胜之咏雪

万户千门车马稀,行人却返鸟休飞。

玲珑剪水空中堕,的皪装春树上归。

素发联华惊老大,玉颜争好羡轻肥。

朝来已贺丰年瑞,更问田家果是非。

(0)

乐山堂

草堂有遗基,榛莽岁月久。

我来始经葺,挹翠开户牖。

群山供啸傲,万象皆奔走。

所以名乐山,欲企仁者寿。

(0)

送区弘南归

穆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以飞。

汹汹洞庭莽翠微,九疑镵天荒是非。

野有象犀水贝玑,分散百宝人士稀。

我迁于南日周围,来见者众莫伊俙。

爰有区子荧荧晖,观以彝训或从违。

我念前人譬葑菲,落以斧引以纆徽。

虽有不逮驱騑騑,或采于薄渔于矶。

服役不辱言不讥,从我荆州来京畿。

离其母妻绝因依,嗟我道不能自肥。

子虽勤苦终何希,王都观阙双巍巍。

腾蹋众骏事鞍鞿,佩服上色紫与绯。

独子之节可嗟唏,母附书至妻寄衣。

开书拆衣泪痕晞,虽不敕还情庶几。

朝暮盘羞恻庭闱,幽房无人感伊威。

人生此难馀可祈,子去矣时若发机。

蜃沈海底气升霏,彩雉野伏朝扇翚。

处子窈窕王所妃,苟有令德隐不腓。

况今天子铺德威,蔽能者诛荐受禨。

出送抚背我涕挥,行行正直慎脂韦。

业成志树来颀颀,我当为子言天扉。

(0)

杂诗四首·其四

雀鸣朝营食,鸠鸣暮觅群。

独有知时鹤,虽鸣不缘身。

喑蝉终不鸣,有抱不列陈。

蛙黾鸣无谓,閤閤祗乱人。

(0)

偶怀

开目不见路,常如夜中行。

最贱不自勉,中涂与谁争。

蓬为沙所危,还向沙上生。

一年秋不熟,安得便废耕。

颜子命未达,亦遇时人轻。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