飋飋笼清籁,萧萧锁翠阴。
向高思尽节,从直美虚心。
迥砌滋苍藓,幽窗伴素琴。
公馀时引步,一径静中深。
飋飋笼清籁,萧萧锁翠阴。
向高思尽节,从直美虚心。
迥砌滋苍藓,幽窗伴素琴。
公馀时引步,一径静中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林景象,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美。"飋飋笼清籁,萧萧锁翠阴"两句通过对风声和树叶间隙缝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给人以深邃悠长之感。
"向高思尽节,从直美虚心"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心境。这里的“尽节”可能指的是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变化。而“从直”则透露出一种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至于“美虚心”,则是说在这种宁静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迥砌滋苍藓,幽窗伴素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生活。这里,“迥砌”形容山路曲折而幽深;“滋苍藓”则是对野趣的一种享受。至于“幽窗”,则是诗人隐逸之所,而“伴素琴”,则表明了诗人的生活虽然简单,但仍有艺术的陪伴,内心充满了文化的滋养。
"公馀时引步,一径静中深"最后两句,通过对时间流逝和步履声响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悟以及他在自然中的漫步生活。这里,“公馀”即是指日落黄昏之际,而“一径”则意味着诗人的行走是一种单纯而又深远的过程。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象和隐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美好。
真茶窃所贪,薄酒亦云嗜。
况此两乘壶,旨哉出厅事。
歌美秦州半,樽罍更几倍。
元戎眷非一,于焉则有二。
癃老欲扶持,牢愁使破碎。
风雪客岁殚,无陨故园泪。
我实不能饮,自有愁常醉。
顾彼昔之人,何必陶阮类。
槌剑剧孟侠,文武卫公贵。
宜饮不饮者,我言尚何费。
顾分玉帐春,远以金壶致。
旧都新奏功,如花方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