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不热八月热,白帝子为赤帝欺。
行天骄日自阳燧,曳地妖云仍火旗。
蚊蝇向衰且一快,鸿雁欲宾中更疑。
长安炙手者冠盖,野夫袒跣将何之。
六月不热八月热,白帝子为赤帝欺。
行天骄日自阳燧,曳地妖云仍火旗。
蚊蝇向衰且一快,鸿雁欲宾中更疑。
长安炙手者冠盖,野夫袒跣将何之。
这首诗名为《秋热》,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诗中描绘了六月不热而八月却异常炎热的景象,以“白帝子为赤帝欺”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古代五行相克的理论,将炎热归咎于赤帝对白帝的欺凌。接着,诗人通过“行天骄日自阳燧,曳地妖云仍火旗”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骄阳似火,地面妖云如同火旗飘扬的炎热场景。
诗人进一步通过“蚊蝇向衰且一快,鸿雁欲宾中更疑”两句,对比了自然界中的生物在炎热天气下的不同反应,蚊蝇似乎在炎热中找到了生存的快意,而鸿雁则在迁徙途中对炎热产生了疑惑,暗示了这种反常的天气给自然生态带来的影响。
最后,“长安炙手者冠盖,野夫袒跣将何之”两句,将视角转向社会层面,长安城中权贵们在炎热中依旧衣着华丽,而普通百姓则裸露着身体,不知如何应对这异常的天气,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阶层差异的讽刺和对普通人生活困境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秋热这一自然现象的奇特之处,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态度。
皇天祐助,前沈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
威人者灭,服从者昌。王离牵致,其后无殃。
君臣生离,感动上皇。众夫悲哀,莫不感伤。
臣请薄脯,酒行二觞。大王德寿,无疆无极。
乾坤受灵,神祗辅翼。我王厚之,社祜在侧。
德销百殃,利受其福。去彼吴庭,来归越国。
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华开。
有如尧时十日出沧海,又似魏宫万炬环高台。
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
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后出棠榴枉有名,同时桃杏惭轻薄。
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无乃群芳主。
巢鸟须生丹凤雏,落英拟化珊瑚树。
岁岁年年五岭间,北人无路望朱颜。
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
禁苑钟声催报晓,枝间处处闻啼鸟。
开帘岂复雪霜寒,掩镜齐欢风日好。
无边乐事趁春明,韶华满目最关情。
娇颜任使名花妒,缓步偏多细草承。
共美纤腰回万舞,亦有长门伤独处。
新□□□□□歌,密意难传红叶语。
堪笑高台止避风,岂能对槛却当熊。
丹青图画春风里,哀怨琵琶夜月中。
春去春来人渐老,花落花开春竞巧。
年年岁岁奉宸游,何论承恩先与后。
夭桃如锦柳如丝,流莺千啭上林枝。
欲知无限芳春思,总在凭阑不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