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士生憎物候繁,犹能花样及时翻。
胭脂不染留真面,风雨无欺赖宿根。
雪压一枝难免俗,冰清半夜最销魂。
年来无复游人问,空对黄昏深锁门。
寒士生憎物候繁,犹能花样及时翻。
胭脂不染留真面,风雨无欺赖宿根。
雪压一枝难免俗,冰清半夜最销魂。
年来无复游人问,空对黄昏深锁门。
这首诗以梨花为题,借物喻人,生动描绘了梨花的高洁与坚韧。诗人通过“寒士”这一形象,赋予梨花以人格化的特质,展现了其在恶劣环境中依然保持本色,不随波逐流的品质。
首联“寒士生憎物候繁,犹能花样及时翻”,开篇即以“寒士”自比,表达了对复杂多变环境的反感,但同时也能适应并适时变化,展现出一种积极应对的态度。
颔联“胭脂不染留真面,风雨无欺赖宿根”,进一步刻画梨花的纯洁与坚韧。即使外界环境恶劣,如胭脂般艳丽的色彩也无法改变其本质,风雨中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根基,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颈联“雪压一枝难免俗,冰清半夜最销魂”,通过雪压梨花的情景,强调了梨花在极端条件下的独特魅力,即便是在严寒之中,也依然保持着其冰清玉洁的气质,令人动容。
尾联“年来无复游人问,空对黄昏深锁门”,则以梨花的孤独与寂寞收束全诗,虽然不再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依然独自绽放,坚守着自己的美丽与价值。这种孤芳自赏的意境,更添了几分悲壮与深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梨花的细腻描绘,不仅赞美了其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在逆境中坚持自我、不改初衷的坚韧精神。
梁园先生夷山曲,斸地开轩种脩竹。
千竿森立隔尘嚣,十里苍云净炎燠。
弹琴焚香意不俗,满卷佳章咏淇澳。
有时曳杖冠峨峨,披拂幽丛逸兴多。
樽罍每置清阴里,日待嵇阮来经过。
高挂幽轩一凭几,绕屋娟娟翠如洗。
莫遣家僮扫落花,恐损庭前青凤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