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根亲傍陇头安,翠盖凌空已郁盘。
岁月岂胜和泪数,风霜几向断肠看。
苦心循是天真易,峻节当兹末俗难。
珍重贤郎能不匮,高堂特笔障狂澜。
灵根亲傍陇头安,翠盖凌空已郁盘。
岁月岂胜和泪数,风霜几向断肠看。
苦心循是天真易,峻节当兹末俗难。
珍重贤郎能不匮,高堂特笔障狂澜。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生长在陇头的柏树,以其坚韧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德,展现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对社会风气的坚守。诗人通过“灵根亲傍陇头安”这一句,生动地刻画了柏树扎根于大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形象。接着,“翠盖凌空已郁盘”则以“翠盖”比喻柏树的枝叶,展现出其生机勃勃、直冲云霄的姿态。
“岁月岂胜和泪数,风霜几向断肠看”,这两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界的严酷,柏树在岁月的流逝中承受着风雨的考验,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而“苦心循是天真易,峻节当兹末俗难”则进一步揭示了柏树的内在品质——即使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也能保持本真,坚守高洁的品行,这正是诗人所推崇的美德。
最后,“珍重贤郎能不匮,高堂特笔障狂澜”两句,不仅赞美了柏树的品格,也寄托了对后人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像柏树一样,不畏艰难,坚守正道,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阻挡不良风气的侵蚀。整首诗通过对柏树的描绘,寓言了人生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稼殿秋香熟,烟畦早景鲜。
玉虬乘暇日,铜雀报丰年。
压地黄云重,含风宝粒坚。
三登繄帝力,一豫俯天田。
幸厕标章读,仍陪从跸宣。
赐禾知礼厚,视草觉恩偏。
釐席思前问,经帷惜外迁。
妙诗深雅意,王政食为先。
贤相辞荣鬓未斑,济川舟楫一朝閒。
苍生犹望安车起,使者空持拱璧还。
郢曲传来都辇下,萧规留在庙堂间。
壮猷全德知难尚,后世高名重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