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惯摇落,第看芳岁阴。
穗残饥鸟集,荷破曝龟沈。
远岫多馀紫,寒溪有定浔。
残蝉何所畏,缄口抱秋林。
老去惯摇落,第看芳岁阴。
穗残饥鸟集,荷破曝龟沈。
远岫多馀紫,寒溪有定浔。
残蝉何所畏,缄口抱秋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之人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内心世界的独白。诗人以一种淡然、从容的心态,面对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
"老去惯摇落,第看芳岁阴"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易逝的感受,他已经习惯了秋风中树叶的摇曳,并且专注于观察那些尚存青春气息的岁月。
接下来的"穗残饥鸟集,荷破曝龟沈"则描绘了一幅秋末的景象,稻穗已经成熟并开始枯萎,饥饿的小鸟聚集在一起,而池塘中的荷叶已破,小乌龟沉潜于水底。这些意象都透露出一种季节更迭和生命力度衰退的氛围。
"远岫多馀紫,寒溪有定浔"则是诗人对远处山峦和近旁溪流的描写。远方的山峰在落日余晖中染上了一抹紫色,而寒冷的溪水中却有一股清澈而坚定的溪流,这可能象征着即便是在衰老与寒凉中,依然有着不变的生命力和美好。
最后两句"残蝉何所畏,缄口抱秋林"则是诗人在表达一种对死亡的恐惧以及面对自然界的无奈。他问及那只残留的蝉虫为何要害怕,又或者它该去哪里寻找避难之地。同时,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悲凉,他缄默不语,只是抱着即将枯萎的秋林,似乎在用这种方式来安慰自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和情感投射,展现了一位老者面对生命终点时的复杂情感和哲思。
帝都形胜地,屏障惟西山。
香山尤特出,云峰争郁盘。
适当三秋序,万壑纷青丹。
珠玉洒绝壁,锦绣排横峦。
呦呦鹿过涧,栩栩蝶抱兰。
我来亦云屡,此景曾罕观。
登高古所云,舍此于何焉。
额手庆西成,纵目揽全燕。
萸囊与菊酒,例事都可删。
大易数纪九,所重在体乾。
宇内孰最高,君位实次天。
以予渺渺德,重任奚仔肩。
高以下为基,人以情为田。
触景有会心,匪止吟诗篇。
明季能诗家,孰与渤海俦。
偶然披此图,喜复晤青邱。
纱幮对快晴,爽风荡轻裯。
胡乃滃勃云,不离几案头。
妙哉施可堂,眠云意何悠。
幼文图成之,老笔殊难侔。
昔读大全集,旷若乘虚舟。
末由涉其籓,如望沧瀛洲。
是诗久成诵,叫绝杯屡浮。
乃今见手迹,动我逸兴幽。
由来出伦材,美备原可求。
诗情鸟云飞,字法龙空游。
适然成三绝,展卷不忍收。
曾闻白云亭,高躅传郭休。
亦越浮云诗,閒澹忆苏州。
古人渺其远,谁能胜一筹。
正如彼行云,踪迹难延留。
云留固已佳,与之偕由由。
云去亦云得,绝无得失愁。
虚堂清昼閒,无梦寻庄周。
拈来一赓韵,讵论工与不。
惟以纪时日,乾隆丙寅秋。
《题徐贲眠云轩图用高季迪韵》【清·弘历】明季能诗家,孰与渤海俦。偶然披此图,喜复晤青邱。纱幮对快晴,爽风荡轻裯。胡乃滃勃云,不离几案头。妙哉施可堂,眠云意何悠。幼文图成之,老笔殊难侔。昔读大全集,旷若乘虚舟。末由涉其籓,如望沧瀛洲。是诗久成诵,叫绝杯屡浮。乃今见手迹,动我逸兴幽。由来出伦材,美备原可求。诗情鸟云飞,字法龙空游。适然成三绝,展卷不忍收。曾闻白云亭,高躅传郭休。亦越浮云诗,閒澹忆苏州。古人渺其远,谁能胜一筹。正如彼行云,踪迹难延留。云留固已佳,与之偕由由。云去亦云得,绝无得失愁。虚堂清昼閒,无梦寻庄周。拈来一赓韵,讵论工与不。惟以纪时日,乾隆丙寅秋。
https://shici.929r.com/shici/Vc1QBD.html